福建消费网

服务海西建设 支持项目对接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陈华准 房小坚人气:379次 发布时间:2010-06-15 00:00:00    分享到:
 为服务海西建设,支持项目对接,由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组织牵头,并会同福建银监局、福建证监局和福建保监局联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金融服务馆,将于6月18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馆。
   与去年相比,今年6?18将进一步突出资本主题,探索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资本和6?18项目资源的有机结合,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创业投资、担保、融资租赁等融资性机构对接6?18项目,推动6?18对接项目的落地转化。
   那么,今年金融服务馆有何特点?层次、规模、产品、服务又是如何?能否取得预期效果?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行长吴国培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
  
  主题鲜明 亮点纷呈
  
   自第一届6?18起,金融机构的身影就出现在交易会的舞台上。但一直以来,金融机构只是零星散落在展馆过道的服务保障区内,直到去年,金融机构才有了自己独立的展馆。
   “今年金融服务馆的参加机构和面积比去年多一倍,阵容十分庞大。”吴国培表示,福建省金融部门组织举办金融服务馆,这是积极响应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积极支持我省科技自主创新,以“创新金融服务支持海西建设,聚集金融合力支持项目对接”为主题,从更高的站位、更强的合力、更实的作风来参与6?18的一项具体举措。
   据吴国培介绍,今年金融服务馆规模空前,内容丰富。比如参展机构多样化,不仅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也包括担保、创投、融资租赁等具有融资功能的机构;参展产品综合化,不仅包括信贷等间接融资产品,也包括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产品,还包括担保、融资租赁等其他融资方式的产品;宣传形式灵活化,展会期间各融资参展机构将积极采取展台营销与主动营销相结合,既配备好展台营销队伍,又配备好主动营销队伍,主动与各级政府领导、职能部门和相关企业进行充分沟通交流。
   本届金融服务馆设置36个展位,共有42家参展融资机构,152个金融产品对接参展,为历届最多的一次,分人民银行、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金融机构及其他融资性机构等五大部分。
   届时,在展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将宣传和介绍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债务融资产品、支付系统功能和支付结算工具、征信系统方面的金融服务以及外汇管理方面的金融服务。
   而各金融机构和融资性机构也将推出各自创新型金融产品,如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中小企业事业部创新的金融产品、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的“淡马锡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兴业银行的赤道原则贷款、兴业证券的财务顾问等。
  
  实现对接 互利共赢
  
   吴国培表示,金融服务馆将重点突出对接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等)等各门类较齐全的融资产品,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项目对接。
   据介绍,本次金融服务馆将全面展现福建省金融机构及其他融资性机构的聚集合力,所展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将最大限度地呼应6?18大会主题,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展位布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为各参加6?18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了通俗易懂、功能多样、产品丰富的金融超市,有利于促进经济金融供需对接。
   更重要的是,展会期间,金融服务机构将与多家单位、企业签订极具实质内容且可操作性的合作协议。
   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有5家融资机构与地方政府、科技部门、林业部门、学校及科技型企业有签订包括战略合作、金融创新业务合作、专项贷款、发行企业债、投资项目管理、财务顾问等在内的金融对接协议意向,涉及金额约20亿元人民币。其中,兴业证券拟与三明国投10亿元企业债券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建行拟与福建省中小企业再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框架性合作协议达3亿元。
   吴国培说,促进项目对接,对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持续运作 长年对接
  
   3天盛会,常年对接。吴国培表示,6?18期间的3天现场有形对接之后,全省金融机构还将立足于持续运作、长年对接的需要,依托“海西金融网”(hxjrw.news315.com.cn)的网络信息平台,及时收集6?18项目的资金需求信息,传导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发布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服务产品,加强银企资金供需信息沟通。
   他说,在平等、信用、互利基础上,金融机构将与全省企事业单位建立永不落幕的资金供求衔接机制,实现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
  
  
  附
  
  第八届6?18金融服务馆参展机构名单
   一、主管部门:
   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二、银行业:
   农业发展银行福建省分行、国家开发银行福建省分行、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中信银行福州分行、招商银行福州分行、民生银行福州分行、光大银行福州分行、华夏银行福州分行、浦发银行福州分行、邮政储蓄银行福建省分行、福建海峡银行、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联华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中国银联福建分公司等19家。
   三、证券业: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发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2家。
   四、保险业:
   人民财产保险福建省分公司、平安财产保险福建分公司、太平洋财产保险福建分公司、人寿财产保险福建分公司、太平财产保险福建分公司、国泰财产保险福建分公司、出口信用保险福建分公司等7家。
   五、其他融资机构:
   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福建省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福建省投资担保公司、福建华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福建省大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福建省信用担保协会、福州市信用担保协会、福建省四创集团有限公司、福安市恒实担保有限公司、福建大邦担保有限公司、三明市诚兴信用担保公司、福建中盛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福建融信设备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
责任编辑:陈祺曌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