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新消费讯 第三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相较于往届,今年进博会有四大特点:一是展览规模更大。企业展规划面积36万平米,比第二届规划面积增加6万平米,增幅达20%;二是展区设置更优。今年共设置六大展区,分别是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以及服务贸易展区。同时,结合全球热点和行业发展趋势,新设公共卫生防疫、节能环保、智慧出行和体育用品及赛事等四个专区;三是展商质量更高。有更多一流企业、一流产品来参展,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携带着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继续参加,今年新参展的企业和“小而美”的隐形冠军企业也将带来本国本企业的“特色产品”来参与,不少企业将携带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进行“全球首发、中国首展”;四是人文交流内容更加丰富。设立综合形象展示区和国家级步行街、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旅游等四大业态展示专区,更好展示境内外特色文化和发展成就,极发挥进博会人文交流平台的重要作用。 福建:首届签约金额21.2亿美元、履约率达98.6% 首届和第二届进博会省团76家次企业签约采购,累计签约金额49.7亿美元,已履约36.4亿美元,履约率达73.2%;其中:首届签约金额21.2亿美元、履约率达98.6%,第二届签约金额28.5亿美元,履约率已达54.4%。金融机构为我省22家采购商提供1024亿元的配套融资服务,已实际放贷468.1亿元。 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显现。促进了我省扩大进口。1-7月,全省累计进口2994.7亿元,增长10.2%、好于全国12.8个百分点,增幅较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规模跃升至全国第7位。进口商品结构更加优化。进博会为全省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提供内生动力,1-7月全省食用植物油、肉类、粮食等重点民生消费品进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51.9%、146.9%、29.3%。先进设备和零部件进口也明显增长,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和集成电路进口分别增长11.7%、7.2%,有力地服务了我省产业升级。国有企业成为外贸进口的主力军。1-7月,全省国有企业进口1201.9亿元,占全省进口总值的40.1%,成为我省稳外贸的“主力军”。 高效筹备 集中展示福建特色文化 福建省交易团抓住进博会带来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人文交流和开放合作新机遇,积极推进筹备工作: 广泛发动企业参与采购。积极协调各设区市商务部门以及各行业协会,动员全省各个领域的企业参与到采购团中,保质保量;通过社交平台等途径多渠道宣传推送进博会相关信息,编印专业观众注册指南、参展商名录,向全省重点外贸企业做好进博会宣传推广,目前已注册专业观众近千名。省商务厅拟于9月15日会同进博局、省中行共同主办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福州招商路演活动,加强供需对接,助力采购工作的高效高质量开展,确保第三届进博会成效。 提高采购与招商联动成效。积极筹备“福建新一轮开放政策解读和项目对接会”“福建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采购对接会”“福建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会”3场配套活动,宣传福建带来的新机遇,展示好福建的形象,以采购促招商,争取吸引一批境内外客商到福建投资兴业。 集中展示福建特色文化。设立福建馆,宣传推广福建“国家级步行街”(福州三坊七巷),结合融入“老字号”、“茶酒两红”、“闽菜”、“非遗”等特色品牌产品及工艺展示互动。开展以“非遗”为主题的节目演出及“中国旅游”等推介活动,充分展示福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多彩人文魅力,打造福建人文交流新高地。 制度支持政策。为鼓励企业参展采购,采购商参展证费用由省商务厅统一支付。对企业采购进口达到条件的给予奖励支持。 全力做好省团后勤保障工作。落实后勤保障准备工作,包括后勤接待、驻地酒店、医疗卫生保障等方面。实现采购商参会“快抵、快进、快离”,确保进博会省团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更精准更有效更有针对性。 目前,距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只有两个月时间,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围绕提高参展实效和做好疫情防控,进一步做实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确保第三届进博会取得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