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竿而见影。保监会一纸预警,万能险飚息大战嘎然刹车。
当月总体结算利率 不仅如此。 根据本刊统计,包括前期调高结算利率的保险公司,如中国平安人寿较大幅度地调低了结算利率外,在本刊统计的24家保险公司中有14家公司对当月结算利率水平进行了调低,包括泰康、生命、太平人寿等前期结算利率一直高位坚挺的公司。 其中,中国人寿瑞丰/瑞祥万能险产品,继7月调低40个基点之后,8月再度调低45个基点至4.05%,与其2-3月份最高峰时6.05%的结算利率相比整整下调200基点! 业内人士称,结算利率的普遍下调,除了本身市场环境的动荡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8月中旬保监会的召开的"整风"会。会议明确表示银保产品发展过快,而且增长渠道单一;会议也对高保底收益、利率联动等短期理财险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大公司的万能险产品都在银邮渠道销售火爆,保监会对银邮渠道的"橙色预警",也让银邮渠道万能险结算利率呈现下调趋势。 在调低的八家公司中人保健康(健康人生)从7月的5.50%下调到8月的4.60%,以下调90个基点当之无愧的成为8月的跳水冠军。然而,中国人寿(瑞祥/瑞丰)在连续4个月调低结算利率后,8月份继续调低45个基点,成为数月以来降幅最为猛烈的系列。 两巨头的另一头,中国平安(金彩人生)在高调促销3个月后以剧烈下调50个基点宣告"促销"的结束。不过,平安在个险渠道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依然在5.75%,仍处在行业上游水平。 7月仅恒康天安和中美大都会两家公司上调了结算利率水平,但是8月恒康天安(万全理财B)结算利率为4.17%,纵身一跃下调84个基点,而中美大都会这个月结算利率和上月一样4.40%,累计年化收益率为4.37%,处在行业下游水平。 下调幅度比较大的还有正德人寿(幸福人生),在7月下调40个基点后,这个月又下调60个基点至4.60%。虽然当月结算利率处在行业下游,但是由于前几个月结算利率偏高,所以累计年化利率仍然处在行业中游水平为5.48%。 惟一家新进公司瑞泰人寿8月结算利率上调,但上调幅度仅0.05%。整个万能险结算利率再一次失守6.0%关口。 瑞泰人寿在中国市场数年以来曾一直宣称只销售投连险,而在7月瑞泰以在银保渠道销售的稳赢和在中介个险渠道销售的瑞赢正式进入了万能险市场。该公司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除了销售渠道的不同外,由于两款产品投资方向相同所以结算利率完全一致。 此外,其内部人士称,虽然该产品上市已有两个月,但是在银保渠道销售的稳赢尚且只能在北京的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购买到,其他地区均没有开始销售。 东风压倒西风?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事实上,保险市场的厮杀和火拼从来就没有停歇过。 一位资深精算人士告诉本刊,尽管8月份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下调了结算利率,但其后果对于不同的公司而言可能完全不同。 他透露,在一线寿险公司里面,平安、泰康、太平等公司在万能险领域耕耘时间较长,该业务占各自公司保费收入比例都大约在3成甚至更高水平,比如平安此前万能险资产规模已经达到400余亿元;而国寿、太平洋人寿和新华人寿等,均在2007年下半年启动万能险,其此前的保费收入都多倚赖分红险。 "结算利率的剧烈下调,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对前三家公司的影响会大的多。"他说,"影响来自两方面,第一,是使产品吸引力下降导致销售滑坡;第二,是可能导致前期客户退保。" 他透露称,在诸多银行销售渠道,万能险的宣传资料往往会着重提到其超过五年期定期存款以及抵抗通胀的功能,"这次集体大幅下调动作意味着万能险最主要的功能卖点彻底丧失。" 根据本刊统计,7月份平安人寿、泰康人寿和太平人寿,其年化的月度结算利率分别为6%、5.8%和5.7%,基本是一线寿险公司中的最高水平;而国寿、太平洋和新华人寿,其同期年化月度结算利率分别为4.5%、5.0%和4.58%(新华人寿尚且有终了结算利率未统计)。 上述人士称,尽管后三家其目前结算利率仍低于前三家,但就其影响来说,平安、泰康和太平受伤最大。其中,平安人寿原本指望通过下半年的万能险高结算利率"翻盘"现有的银保格局和扭转保费增长缓慢的现状,现在来看,此计划基本落空;至于泰康人寿,其一个不同别家的苦衷在于,其此前销售的银保万能有高达9%的初始费用,"高初始费用,必须要有高结算利率支撑,要不然肯定卖不动。"他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