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互联网巨头“抢摊”卖菜 菜场小商贩如何“守摊”

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记者 张玉榕 见习记者 蒙 婧 林键权 发布时间:2020-12-16 08:47:57    分享到:

  近期,互联网巨头企业相继投入大量资源入局生鲜社区团购,夺走卖菜小商贩生计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有市民观察到,“社区团购”的手已触及厦门的部分菜市场,多张“1元秒杀”的“社区团购”宣传海报就贴在市场的显眼处。


  随着“社区团购”兴起,厦门农贸市场生鲜商贩经营情况如何?连日来,记者走访多个社区菜市场、农贸批发市场,不少卖菜摊主坦言,“社区团购”对他们“杀伤力”不小,有摊点月营业额减半;好在海鲜、肉类的摊点生意影响不大。为了寻求“破题”方法,不少摊主正努力将摊点转型。


  菜摊阿姨:很“受伤”


  有人月销售额少三成,有人放弃摆摊去打工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厦门八市,市场内仍有几位卖菜摊主坚守岗位。卖菜摊主杨女士告诉记者,原本一条街有8个卖菜摊点,在生鲜社区团购的冲击下,街上仅剩4个摊点,已有不少同行选择外出打工了。


  一旁的卖菜摊主郑女士表示,因为线上买菜有很多优惠券,退货也方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线下菜摊的生意。“现在的顾客大部分是老顾客,每个月销售额少了三成。”郑女士望了望没卖出去的蔬菜说道。现今为了控制成本,她只能将进货量减少。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金尚小区附近的菜市场,专做蔬菜批发生意的龙先生告诉记者,受“社区团购”影响,近期不少人开始选择线上买菜,导致他们卖菜的销量明显下跌。之前一天能卖两千斤蔬菜,现在下滑到一千多斤,日销售额也下降了数百元。


  海鲜大叔:我还好


  市民更爱现场买海鲜,部分肉铺销量略有下降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相对于卖菜的摊点,肉铺、海鲜摊点受“生鲜网购”的冲击较小。


  在槟榔菜市场内,肉铺摊主黄女士告诉记者,相对菜摊来说,他们肉类摊铺生意受到的影响还算小。月销量相较以往下降约两成,在能接受的范围内。同样,肉铺老板杨先生也谈到,现在天冷了,不少市民为了方便会选择线上买菜,直接送货到家,菜市场人流因此也会变少。“不过,我家客源还算稳定,来买肉的基本都是老主顾。”杨先生说,因为客源稳定,“社区团购”对他的摊点影响不会太大。


  八市内海鲜摊点不少,海鲜摊主王先生透露,由于市民倾向现场挑选海鲜,现杀现买,所以他们摊点的海鲜销量跟往常差不多。此外,另一家海鲜摊主还表示,他们店不仅可以现场购买,还支持线上订货配送,所以月销量波动不会太大。


  记者还走访了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专做海鲜批发的王先生称,现今不少互联网巨头加入生鲜社区团购的行列,但这对他们生意影响不大,他们的消费群体主要是餐饮店、商超等,所以销量稳定。


  【点击】


  商家花式“破题”


  增加人情味


  开拓分销点


  面对“社区团购”的冲击,不少商家也想出了“破题”的方法。


  线下卖菜摊主杨女士称,为了吸引顾客购买蔬菜,他们每天会购入50余种蔬菜供市民挑选,从而确保菜的品种多样化。此外,他们还会在凌晨前往批发市场挑选蔬菜,保证菜品足够新鲜。甚至有菜摊主采取了“嘘寒问暖”模式,增强人情味,通过抹去零头、送葱蒜的方式,巩固与老顾客的关系。


  此外,在金尚社区一菜市场卖菜的摊主谭先生,则选择开拓新的业务。除了批发卖菜,他还从产地拉货,运到附近的生鲜超市做点分销。还有一部分摊主选择建立客户微信群,并在群内及时发布菜品信息,吸引顾客前来消费。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卖菜摊主也准备尝试加入“社区团购”。蔬菜摊主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正打算让刚毕业的孩子教她开设线上销售渠道。(本报记者 张玉榕  见习记者 蒙  婧 林键权)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