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福建省消费品质量安全“三进”活动“走”出大实效

来源:福建市场监管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2-17 14:52:30    分享到:

今年10月到12月中旬,福建省市场监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0年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消费者教育活动的工作部署,结合福建实际,细化落实措施,精心组织实施,推动教育活动有声有色,精彩纷呈,取得了良好效果。

全省教育活动深入到社区、学校、乡镇等单位共1070家,发放宣传资料50069份,受众人数达到110万多人;在社区、学校、乡镇等设立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73个,采集的信息达387条;开展免费检验检测、认证、咨询、产品真假鉴别等惠民服务108次,消费品质量安全治理研讨活动27次,搭建了消费者、生产企业、质检机构、行业协会、基层组织、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互动平台,在社区居民、乡镇居民和在校学生中有效普及消费品质量安全知识,增强了公众消费品质量安全意识,有力推进了我省消费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一起看看主要做法和成效

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消费者教育活动,专门下发通知,对活动进行具体部署,要求各市、县(区)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教育活动,突出地方特色,务求活动实效。同时明确了市场监管部门内质量监管、消保、应急宣传等职责分工,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组织策划了系列宣传活动,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各地也都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具体活动方案,采取措施推进落实,选择群众关注度高、影响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关系国计民生的部分重要消费品质量安全进行专场宣传,通过编印手册、展板海报、知识竞答、专家授课、举办研讨等,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相关直属单位和消委会也充分发挥了各自优势,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了支撑和服务。


强化拓展提升,增强活动实效


01注重细化主题安排

一方面,教育活动坚持以“促质量安全进乡镇,为农民消费保驾护航”为主题,细化开展一次知识宣贯、一次问卷调查、一一揽子便民服务、一系列风险信息监测、一次研讨的“五个一”活动。全省各地围绕如何调动社区、校园、乡镇(包括医院)等基层组织与消费者参与消费品质量安全治理的积极性,以及如何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点管理与信息采集等问题开展座谈研讨,共举办研讨会27次,参与人数715人,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条数76条。开展农资产品、建筑材料等七类产品用户满意度调查共7630次,受众人数46526人。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提升“三进”活动,联合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组织福建质量检验协会及其部分会员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福建分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开展具有福建特色的“四进”企业宣传帮扶活动,重点围绕“责任教育进企业 监管要求进企业,技术帮扶进企业 信息对接进企业”主题,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技术机构共同为企业开展全方位“质量体检”服务,为企业“诊断把脉”,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可靠性和竞争力。


02注重活动统筹结合

注重把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消费者教育活动与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基层党支部“达标创星”活动、在职党员下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统筹结合起来,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纤维检验中心、省眼镜协会、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仓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2020年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消费者教育暨党员进社区服务活动,共有300多人次消费者参加现场咨询、检查视力、接受质量安全知识教育等。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社区居民喜爱。新华网、中国质量报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学习强国转载了我省“三进”宣传活动。宁德局通过中国移动平台群发消费品质量安全公益宣传手机短信4万多条,制作系列新闻海报通过微信途径广泛转发。福州通过印发50万册《福州市中小学生质量安全知识读本》发放给全市中小学校,深受师生喜爱。漳州、厦门、莆田、泉州、龙岩、三明、南平、平潭等地也都结合“安全用药月”“实验室开放日”、“诚信兴商宣传月”等重要活动节点,组织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三进”教育活动宣传,及时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掀起宣传消费品质量安全知识热潮,扩大了影响力。


03注重风险监测预警

选择在部分社区、校园、乡镇设立消费品质量安全信息联络员,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报送问题产品、三无产品、制假惨假等信息。探索在具备条件的社区、校园、乡镇(包括医院)推进建立一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站,全省共设立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点73个,采集的消费品质量安全信息387条数,及时跟踪监测和防范化解了行业性、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福建省质检院对食品用纸包装、按摩器具等20大类重点产品的实施了2000多个风险监测检验、识别分析任务,及时高效地报送相关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信息以及相对应的风险处置建议和措施。各地组织开展农资产品、建筑材料等七类产品的消费品满意度调查、使用体验调查等,及时了解并向相关单位报送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定期向学校、社区、乡镇推送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


04注重服务协同推进

福建省产品质检院、福建省纤维中心、福州质检所、厦门质检院等多家技术机构,为社区、校园、乡镇消费者提供免费检测、现场咨询、产品真假鉴别等惠民服务;国家水暖洁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在南安水暖中心设立技术服务点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检验服务,泉州市组织教师、学生、企业代表参观国家燃香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据统计,全省参与的检验机构共39家,开展的活动次数58次,有力搭建提供质量检测便捷服务通道,满足群众对有关产品质量的检测需求。


强化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利用局微信公众号、局门户网站等平台开设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消费者教育活动专栏,及时报道全省工作部署、各地工作动态、消费品质量安全知识等新闻。利用抖音平台推出系统儿童文具、玩具、农村消费品等13集视频,深受消费者喜爱。漳州局通过拍摄动画片在2973所中小学校园LED屏幕播放,受众近100万人次;通过电影院映前播放13个科普动画片1个月,观影群众近2万人次观看。福州、厦门、泉州、莆田、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等市场监管部门也利用好电视、报刊、网站、新媒体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报道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消费者教育活动情况,充分展示了市场监管部门保障与提升消费品质量安全的成果,有效回应了消费者质量安全诉求,取得良好社会效应。全省发放宣传资料50069份,受众人数1106862人。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