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硬核“护航”十五运会 中国电信打造“文体”数字新标杆

来源:中国电信     发布时间:2025-10-17 17:38:25

近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深圳赛区打响竞技项目首战,全国12支U18男足劲旅齐聚鹏城征战绿茵,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全力开展赛事通信保障,5G-A覆盖全场提升赛事体验,助力赛场调度、赛事报道、场馆安全等各维度需求,成功实现赛事期间现场通信“零中断、零拥塞、零投诉”。硬核“护航”十五运会只是一个最新案例,打造文体数字标杆已经成为中国电信的未来目标。

中国电信硬核“护航”十五运会

今年,十五运会将在广东、香港、澳门三地举办。早在5月13日,组委会就向中国电信颁发了十五运会通信服务合作伙伴牌匾。

中国电信作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维护网信安全的国家队和主力军,而且积累了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重大活动和国际性赛事通信保障的成功经验,完全具备确保本届全运会成功举办的综合信息服务保障能力。

据了解,中国电信将投入资源超1.5亿元,提前布局,协调资源,加快赛事相关区域信息通信建设,推进落实云数据中心、赛事互联网、固定电话、卫星通信服务、广州市网络服务、重点场馆5G-A服务、重大活动保障服务七大服务项目。中国电信还建设自主可控的“双平面+多可用区”云数据中心,通过全链路安全隔离设计,保障赛事系统高可用性。通过光网实现27城“双千兆”覆盖,并部署5G-A三载波聚合技术,破解场馆钢结构信号干扰难题。引入毫米波通感与动态RIS技术,精准追踪低空无人机轨迹,构建5G RedCap智慧安防网络。结合数字孪生和AI技术,对场馆、沿线及机房实施数智化监测,提升管控能力,全方位保障赛事期间网络的高速度与稳定性……

中国电信还聚焦赛事场馆及重保区域,通过融合通感网络、AI等科技创新技术应用,探索打造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应用场景,以科技创新赋能赛事敏捷化、可视化、智能化,全力保障十五运会的顺利召开。

数智之力打造“文体”盛宴

除了此次十五运会,中国电信将5G、云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全方位运用到很多体育赛事、文化活动中,并在此基础上打造“文体”盛宴。

在四川,最近火爆的“川超”赛场上,四川电信依托5G-A网络技术,为现场超万名观众提供了高速率、低时延的网络服务,显著提升了观赛和媒体转播体验。四川电信在赛场内及周边区域部署了高容量无线网络系统,实现了5G-A信号全覆盖。据介绍,该网络传输能力较传统5G网络提升10倍以上,即使看台区域大量用户同时进行上传视频、直播等操作,网络仍保持流畅。此外,四川电信还将5G-A网络覆盖延伸至宽窄巷子、春熙路、万象城等城市地标,设置线下第二观赛现场,使市民在文旅和商业场景中也可顺畅观看比赛。

在福建,国庆节期间莆田市文旅局举办“莆阳赏秋 烟火万家”活动。为确保活动期间通信畅通,莆田电信提前两周启动专项筹备,组建应急通信小组对活动区域开展三轮全场景网络测试。针对活动核心区信号需求,技术团队完成12个4G小区、10个5G小区的扩容升级,使单区域网络负载能力提升40%,用户接纳数较平日增加3倍。此外,还部署了1辆5G应急通信车,以覆盖半径超200米和支持约2400个用户同时通信的承载能力,构建起应急通信防线,让千年文脉与现代传播无缝衔接。

竞逐智慧赛事新赛道

未来中国电信将继续推动智慧赛事体验升级,以技术创新勾勒文体数字化新图景。

文体深度融合发展让科技、传媒、通信等产业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其背后就是用更多维的方式,推动城市服务和消费模式的升级,而科技就是连接这些元素的桥梁。

体育方面,如今的体育产业发展不再局限于职业体育场馆,而是依靠5G、云计算和其他技术手段,逐渐与城市居民的体育健身和家庭娱乐活动紧密联系、互动。中国电信将以“云改数转智惠”战略为核心支撑,充分发挥在千兆网络、5G应用和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与资源优势,不仅全力支持地方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为赛事期间的通信畅通、场馆智慧化管理提供坚实技术服务,促进体育产业数字化发展。

文化方面,中国电信将加速推动文化传播的数字化升级。在各类文化演出、艺术展览等活动中,5G高清直播技术成为打破空间限制的关键利器。无论是国家级剧院的经典剧目,还是地方特色文化展演,观众只需通过手机、电视等终端,就能实时享受超高清、零卡顿的“云端”观演体验。让优质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呈指数级增长。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持续迭代,中国电信将继续深化与体育、文化产业的融合,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陈晓晟)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