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福建新消费讯 12月22日上午,福建省市场监管局、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以下简称“中消会”)在福州福建海峡服装企业,联合举办消费品质量安全进企业首场帮扶活动。 活动负责人: 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始终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提升工作,全省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总体较高,如:2019年、2020年玩具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8.8%、97.3%,2019年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合格率93.3%、童鞋合格率93.9%。但也发现一些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内部产品质量管控不够到位等问题。为此,省市场监管部门、中消会按照“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携手企业、行业协会、社团组织、检测机构,以责任教育、监管要求、技术帮扶、信息对接“四进企业”为主题,实施消费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帮助服务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会上,服装企业着重介绍从原材料到成品工艺每个环节质量把关,确保每套校服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保证学生穿得健康放心。但也存在在面辅料检验的个别指标上还存在迷茫,例如起毛起球等。玩具企业重点谈运用PLM系统、利用阿里钉钉等通讯工具构建供应链管理平台等质量把控措施,但也存在质量不够稳定的困惑。几家企业均表示,十分盼望市场监管部门、技术机构、行业协会等多加强对生产企业点对点、一对一、把脉问诊式的质量帮扶。 针对企业提出的困惑和需求,省纤检中心、省质检院结合我省近年来鞋服、玩具等监督抽查情况,分析产品不合格原因,从技术层面提出改进方法和质量提升措施建议,并表示将尽力开展质量精准帮扶、普及公众质量教育等。省消委会、福建省质量检验协会、福州市市场监管局也提出相关建议。 会上,中消会重点解读了“四进”企业的内容和意义,提出把行业发展最新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前沿的管理信息回注到企业,为福建消费类产业发展,为营造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做出积极的努力。 省市场监管局表示,本次消费品质量安全进企业帮扶活动是首场活动,标志着省市场监管局集中开展以监管促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正式启动。明年这项行动将在全省范围内稳步展开,进一步推动质量强省建设,促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主要要做好以下工作: 着力“望闻问切” 一方面充分运用好产品质量抽查、风险监测和工许获证企业检查结果,对发现的产品质量与安全风险隐患问题信息数据和消费者投诉较为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汇总,加强综合分析研究。另一方面,要深入企业生产车间一线,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全面深入找准企业产品质量“病根”所在和提升的重点难点,为质量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着力“对症下药” 对属于原材料问题造成的,指导企业掌握相关技能,加强原材料进货把关,落实索证索票,确保原材料合格;对属于技术设备和关键工艺原因造成的,各技术机构要发挥技术优势和支撑作用,通过质量比对、标准计量、检验检测等手段,开展精准质量诊断活动,为消费品生产企业提供政策解答和技术服务;对属于标准执行不严、管理制度和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着重帮助企业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对属于不了解相关产品质量标准知识和法律法规规定造成的,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帮助企业掌握产品生产专业知识;对各方面都存在问题不足的,要综合施策,多管齐下,促进企业质量产品提升。 着力点面结合 从具体企业、具体产品、具体问题入手,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根据企业技术实力、规模、管理和产品质量问题“病因”等实际情况,为不同企业量身订制专门解决方案。 着力协同联动 既需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基础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需要社会各方加强协作互动,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共治合力,共同推动加快构建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产品质量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