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厦门发布18项供厦食品安全标准 供厦食品标识 “鹭品”

来源:福建新消费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4-27 11:37:25    分享到:

  福建消费网-福建新消费讯  一直以来,“供港食品”“绿色食品”都是高品质食品的代名词。不久的将来,厦门市民将以拥有“供厦食品”为傲。4月27日,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供厦标准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了18项供厦食品安全标准。这也意味着供厦食品安全标准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QQ截图20210427113055

会上,市食安办常务副主任、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市食安联会长饶满华介绍本次发布的18项供厦食品安全标准以及供厦标准体系建设的有关情况。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李加明介绍供厦食品评定和“鹭品”标识使用有关情况。餐饮协会就执行餐饮外卖一次性封签、推广餐饮业客用卫生间清洁卫生示范导则作出公开承诺。

  亮点1:首次发布16个供厦产品与民生关系密切

  厦门80%以上的食用农产品从外地输入,食品安全输入性风险高,一直是影响市民群众“舌尖安全”的重要因素。

  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部署,自去年11月,市食安办、市市场监管局启动了供厦食品标准体系建设,致力于构建高于国家标准的供厦食品安全标准,为厦门市民提供更加坚实的食品安全保障。

  供厦食品安全标准始终把保障民生放在首位,优先制订与市民日常饮食关系密切、消费量大的食品安全标准。此次集中发布18项供厦食品安全标准中,16项产品标准是首次发布的供厦食品安全产品标准。这16个供厦产品标准均与民生关系密切,不仅有市民日常膳食中必不可少的猪肉、牛肉等肉类标准,也有从厦门消费实际出发制订的香蕉、枇杷、莲雾、龙眼等亚热带水果以及苹果、柑橘等最常见的水果食品安全标准,还根据闽南地区居民喜欢饮茶的传统习惯,制订乌龙茶、红茶、绿茶食品安全标准。

  亮点2:立足本地填补传统特色食品标准空白

  供厦食品安全标准的构建,还紧扣监管工作需要,倾听企业呼声,积极制订标准填补空白。

针对地方传统特色食品标准普遍存在空白的问题,市食安办、市市场监管局制订了土笋冻、马蹄酥、手工面线和新圩豆干团体标准,确保地方传统特色食品有食品安全标准可依。其中,土笋冻供厦食品安全标准,正在提升为福建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厦门即食燕窝产业规模占国内市场75%以上,但即食燕窝产品长期面临国家标准缺失、企业生产无标准可依的现状,厦门市食安联迅速制订了即食燕窝产品的供厦标准,关键指标高于所有行业标准,指导和帮助燕窝生产企业提升产业品质,助力提升我市即食燕窝产业发展。

  此外,按照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要求,针对网络餐饮外卖快速发展形势,厦门还制订了餐饮外卖一次性封签管理规范,更好地保障外卖从后厨配送到消费者手中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针对餐饮业“厕所革命”,制订餐饮业客用卫生间清洁卫生示范导则,让洁净卫生规范从餐厅后厨、用餐区延伸到卫生间,从餐厅管理容易被忽视却关乎消费者就餐体验的场所清洁卫生入手,提升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亮点3:对标先进307项指标严于国家标准

  市食安办、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在与先进地区食品安全标准全面比对基础上,综合分析国家、省、市三级抽检大数据,重点针对污染物限量、农药残留限量等指标,采纳严于国家标准的食品安全标准。

 本次发布的11个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中,共有307项指标严于国家标准,平均每个产品有约30项指标严于国家标准。以这段时间大量上市的当季水果枇杷为例,枇杷供厦食品安全标准除了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外,其中25项农药残留限量严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主要采纳了农业部食用农产品风险监测项目、台湾地区《农药残留容许量标准》等更为严格的标准。

  亮点4:自愿申请企业经评定可贴“鹭品”标识

  市食安办、市市场监管局授权食安联,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申请注册“鹭品”公共品牌,作为供厦食品标识,推动符合供厦食品安全标准产品上市,逐步打造供厦食品品牌形象。

  “鹭品”是首个厦门市全域公用品牌。今后,经过食安联评定、符合供厦食品标准的产品,食安联将授权企业使用“鹭品”标识。

  近日,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审议通过了食安联提交的《供厦食品评定规范》、《供厦食品“鹭品”标识使用办法》两项重要的制度,为企业自愿申请供厦食品“鹭品”贴标提供了机制保障,从而加快推动供厦食品上市销售。

  随着供厦食品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深入,于企业而言,优质产品有了自证品质、脱颖而出的机会;于消费者而言,“菜篮子”的安全和品质有了更高保障,群众获得感更多、幸福感更实。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