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28条措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速递

来源:厦门市场监管 作者:章锦标 周萍 发布时间:2021-05-12 09:37:12    分享到:

为提升制造业发展能级和竞争优势

推动“厦门制造”在新发展格局下

率先优化升级

帮助更多企业提升标准水平

市场监管部门再出新招!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出台《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立足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能职责,从标准、质量、认证、技术服务、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六大方面提出28条具体措施,着力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厦门样本”。

01标准引领 培育打造“领头雁阵”

《若干措施》提出,加强标准政策宣传、标准咨询解读、标准信息服务,帮扶更多企业不断提升标准水平。

指导企事业单位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争创中国和福建省标准贡献奖,争当标准“领跑者”。

对研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单位,最高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40万元资助;

对获得中国、福建省标准创新贡献奖的单位,最高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奖励;对验收通过的国家级、省(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最高分别给予25万元、15万元资助;

对企业标准“领跑者”一次性给予5万元资助,对标达标项目按0.5万元/项给予资助。


02质量提升 构筑质量竞争优势

《若干措施》明确,将通过开展首席质量官培训、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遴选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政府质量奖励政策等措施,全面提升厦门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竞争力。

今年将在6个行业举办企业首席质量官公益培训,广泛开展质量管理现场公益诊断。遴选培育社会各届质量提升项目近20个,对年度重点提升计划的项目给予经费支持。

指导帮扶优势龙头企业争创各级政府质量奖:

对获得“中国质量奖”“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组织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0万元、200万元;

对获得“福建省政府质量奖”“福建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的组织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50万元;

对获得“厦门市质量奖”的组织给予一次性奖励150万元。


03品质认证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若干措施》提出,大力推行包括企业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和服务高端品质认证在内的质量认证服务,引导制造业企业以国际通行的认证手段,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品质。

今年将举办认证交流培训,开展赴企指导帮扶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食品安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能源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体系认证,以及低碳、绿色、节能、节水、环保、建筑节能等高端品质认证,借力质量认证“绿色通道”,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实现逆势发展。


04协同服务  精心呵护企业发展

《若干措施》提出,深化技术特派员驻企服务,扩大实验室开放共享,指导帮扶企业实验室获得CNAS认可和CMA实资质并就地开展检验检测,瞄准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深化与国内外检测认证机构业务合作,打造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推进金砖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创新基地建设,为制造业提供“家门口”“一站式”的技术支撑和协同服务。

此外,今年本市企业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产品质量委托检验检测项目、特种设备检验项目按收费标准60%收取。


05知识产权 保护促进自主创新

《若干措施》提出,发挥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投资基金和厦门“一带一路”知识产权运营引导资金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扶持,指导企业通过专利分析评议、专利导航、高价值专利培育、商标品牌经济、知识产权质押等开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加快高质量专利布局。

推动重点产业成立知识产权联盟,支持重点园区、产业集聚区、公益机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建设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完善海外维权援助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以全链条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让“无形”的知识产权内化为厦门的创新活力。


06营商环境 全力优化发展环境

《若干措施》明确,拓展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服务事项和企业存续全周期服务能力,落实企业开办“一日、一窗、零收费”,加快制造业企业进入市场速度。

在全市复制推广“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破除制造业企业准营壁垒。

开辟企业出口转内销市场准入绿色通道,支持企业开拓市场。

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监管,试行“无事不扰”制度,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

推行文明柔性执法,对部分轻微违法行为、首次违法行为不予处罚。

加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营造有利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

(通讯员:章锦标 周萍)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