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活跃,物业服务行业得以迅猛发展,而因物业管理和服务引发的各类纠纷案件也随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物业纠纷虽然争议标的小,但具有主体多、涉及面广、积怨深、易激化等特点,既是人民群众的烦心事,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大问题,关乎着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及辖区的和谐稳定。 为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源头预防、前端调解、诉讼断后”的思路,打出“快、真、实”组合拳,努力提升物业纠纷化解实效,真正做到解民忧、办实事、暖民心。
近日,鼓楼法院与区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联合开展整治物业企业侵占小区业主公共收益工作座谈会,福州市物业管理协会、鼓楼区十街镇、辖区物业服务企业代表等参加座谈。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积极发言,重点围绕“点题整治”工作情况、物业行业现状、民法典相关规定,物业纠纷化解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从多角度为物业管理和服务点整治建言献策。 物业纠纷咋解决?法院有办法 出“快”招 高效便捷减轻群众诉累 强化破解“送达难”,提高纠纷化解效率。针对因人户分离、房屋空关或者出租导致送达难而影响该类案件调解和审理效率的情况,要求物业公司在起诉时注明房屋的实际使用情况,并尽可能提供业主的各种联系方式;同时,主动与邮政部门对接,建立“司法+邮政”模式,广泛采用电话、短信、邮件等方便快捷的电子送达以及集中上门送达、合理留置送达等方式,有效提升被告到庭率,并通过送达过程中面对面的法律释明,使部分当事人自动履行交纳物业管理费的义务。 推行繁简分流,高效审结物业纠纷。对案件标的额小、欠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的物业服务纠纷案件,适用小额程序、简易程序、简化庭审流程与采用文书模板进行快速审理。对对抗性强、争议大的涉物业案件,抽调骨干中坚力量,精细化审理,助推案件质量提升。 2021年1月至7月,鼓楼法院审结物业纠纷149件,适用小额程序119件,占比79.87%。 出“真”招 强化案件质效提升 发布涉物业案件裁判指引,规范审理涉物业纠纷。鼓楼法院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范,结合本院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实际审理情况,对涉物业纠纷案件中的情况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和交流后,出台《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的裁判指引(试行)》,直接指导涉物业案件的审判工作,有效统一裁判标准,避免同案不同判问题。 内力外力结合,加大调解力度。从维护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兼顾业主与物业企业的利益平衡,注重以调解方式化解矛盾。在诉前、诉中、诉后的各个阶段,向当事双方释法说理,说百姓听得懂、愿意听的通俗语言,尽力化解矛盾纠纷。 2021年1月至7月,鼓楼法院审结物业纠纷案件中,调解2件,撤诉80件,调撤率达55.03%。 因地因时制宜,强化审判效果。选取物业服务纠纷典型案件开展庭审直播或到社区巡回审判,积极教育引导物业公司和业主,避免类似矛盾的发生,促进良性发展。2021年3月,鼓楼法院对一起高空坠物案件进行了庭审直播,同时,组织群众在线旁听庭审,达到了“审理一个案、教育一大面”的积极成效。 对一起高空坠物伤车案进行全媒体庭审直播。 出“实”招 纾解民困普惠民生 强化部门联动,推进多元化解协同治理。鼓楼法院与住建、司法、街道等多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定期开展座谈会梳理物业纠纷的难点和堵点,研讨对策。同时,加强对物业行业协会组织的司法指导,形成从根源上排除和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合力。 强化延伸审判职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21年3月,鼓楼法院就物业纠纷案件召集相关媒体召开案件审理情况通报会,通过梳理同类别案件,提炼出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共性问题,积极提出司法建议。发挥典型案例的行为引导功能,收集常见典型物业纠纷案例,借助“两微一端”等平台以案说法。同时,积极进社区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帮助物业公司和业主掌握物业管理相关的法律知识,明确权责,增进相互理解,构建和谐物业关系。 今年主动送法进社区17次,向业主和物业公司发放宣传手册共计百余册,现场接受业主咨询60余人次。 向前向下延伸,超前预防化解矛盾。依托各街镇社区法官工作室,法官主动定期下基层,对存在的物业服务纠纷主动作为,开展多元就地诉前调解,力争使纠纷化解在基层。 下一步,鼓楼法院将继续提升专业化审判质效,进一步延伸司法职能,健全完善物业纠纷化解机制,拓展司法为民的速度、温度、广度和深度,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