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十三五”期间南平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亮点回眸

来源:福建新消费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3-01 10:51:31    分享到:

近日,南平市政府办印发《南平市“十四五”知识产权与品牌发展规划》,全面回顾了全市“十三五”时期知识产权在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上取得的成效。

“十三五”时期,我市以七大绿色产业为支撑,以全国首创的“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三项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为推动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image

01、创造能力显著增强 运用水平不断提升

“十三五”时期,南平市专利数量稳步增长,商标注册创出新高,版权登记有新突破,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动能有效激发,专利转化成果丰硕,地理标志品牌培育特色鲜明,知识产权运用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数量929件,比2015年末增长123.8%。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454件,完成《南平市“十三五”科技发展和创新驱动专项规划(2016-2020年)》规定的2.65件目标;实有注册商标66522件,较“十二五”末期增长411.7%,列全省第六位。新注册地理标志商标57件,实有地理标志商标84件,较“十二五”末期增长211.1%,列全省第二位。新注册集体商标22件,实有集体商标26件,较“十二五”末期增长550%,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注册的集体商标20件。全市拥有驰名商标31件,较“十二五”末期增长29.2%,列全省第七位;全市登记作品0.36万件,年均增长率25.76%。

截至2020年末,全市实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3家,被确定为省级创新型企业23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77家。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5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0家。

全市共有72项发明专利获南平市专利奖,10项发明专利荣获福建省专利奖。2016年,绿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专利荣获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17年,福建省鑫森炭业股份有限公司专利荣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全市实有地理标志驰名商标7件,列全省第二位;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件,位列全省第四。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企业达531家。“武夷岩茶”“政和白茶”“正山小种”“顺昌海鲜菇”“延平百合”“建瓯锥栗”进入2019年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前10榜单。“武夷山大红袍”“正山小种”“顺昌海鲜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人获被评认定为全省优秀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人。

image

02、保护力度持续加大 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十三五”时期,南平市持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保护机制更加健全,违法打击更加有力,国际保护更加有效,示范引领更加突出;出台扶持政策措施,设立商标受理窗口,探索多元融资模式,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知识产权、商标侵权行为被纳入社会信用监管体系,形成以信用监管为基础,司法保护为主导,行政监督为补充的新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蓝天”“铁拳”等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全市查处专利案件1080件,查办“南孚”电池、“太阳”电缆、“武夷山大红袍”“正山小种”“政和白茶”等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侵权案件271件,案值134万元,罚款130.48万元。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查办各类侵权盗版案件13件,罚款14.55万元。

市场监管部门累计指导企业申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87件,其中“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申请国际商标注册保护。“正山小种”“武夷山大红袍”“武夷岩茶”“松溪绿茶”“政和白茶”“松溪红茶”“北苑贡茶”等7件地理标志商标(保护产品)分两批次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获欧盟保护。

2017年,武夷山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市,浦城县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2019年,政和县被确定为国家传统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南平市剑津中学被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第四批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

省、市政府制定出台支持商标品牌建设资金激励政策,“十三五”期间,兑现商标品牌奖励资金1618.2万元,其中市级奖励987.7万元、省级奖励630.5万元。

2017年5月,原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南平市商标受理窗口获批设立,于当年6月20日正式运行。截至2020年末,窗口累计接受商标业务咨询4300余人次,受理商标注册申请2299件,收到商标注册证1230件,办理其他商标业务2301件,为商标申请人节省商标注册及其他业务代理费超100万元。

专利权质押融资贷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截至2020年12月底,实现专利权质押融资贷款业务各县(市、区)全覆盖,南平市企业获专利权质押贷款260笔,合计金额24.93亿元,获福建省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合计1110万元。

image

03、品牌示范助力发展 特色引领谋划新篇

“十三五”时期,南平市品牌示范引领效应全面扩大,区域品牌影响稳步提升,农业品牌发展全省领先,工业品牌打造成效卓越。

南平市进入中国城市品牌(地级市)百强榜。自2018年起,“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连续4年位列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第3名。“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初步建成品牌管理体系,并逐步规范品牌生产主体的统一化、标准化管理,目前已有“武夷山水”品牌授权企业52家、预授权企业303家。积极拓展“武夷山水”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在南平各县(市、区)及北京朝阳区、上海宝山区、江苏昆山市、厦门思明区、泉州丰泽区等地开设实体店20家,借助微信、天猫、抖音、喜马拉雅等平台宣介“武夷山水”品牌和产品。

南平市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2家;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1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4个;获得“三品一标”认证食用农产品730个,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4个;武夷岩茶等13个农产品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获得福建名牌农产品称号产品5个、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5个;全市拥有2个国家特色农业产业集群、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5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和1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截至2020年末,全市工业企业获省政府质量奖2家、提名奖2家,市政府质量奖8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11家,其中元力活性炭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7家,其中远翔新材料等6家企业获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9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家、绿色园区4家,其中杜氏木业等5家企业获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太阳电缆获认定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省级以上质量标杆企业3家,其中南平铝业获评国家级质量标杆企业;圣农集团、太阳电缆等30家企业入选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龙头企业,永晶科技、闽铝轻量化等41家企业入选省级高成长培育企业;10家企业16项新产品获认定为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重点新产品。福建光泽工业园区、福建浦城工业园区入选省级绿色园区,邵武金塘工业园区、建瓯工业园区、南平工业园区打造白炭黑—林产化工循环经济专业园,获评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南平工业园区和邵武金塘工业园区入选全省首批标准化建设试点园区。

image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