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无人机巡检开启水电站“新地图”

来源:国网福建电力 作者:李哲舟 林丽平 郭清梅 张伟豪 林屹 发布时间:2022-05-30 10:13:14    分享到:

image

image

突破蜗壳内无人机遥控型号屏障

“在长期大水流的冲刷下,蜗壳内部容易出现管壁锈蚀、导叶空蚀、螺栓缺失等缺陷。”水口集团公司运营水工处水工维护班班长朱文富介绍。

用传统方式开展蜗壳巡检时,巡检人员需要进入蜗壳内部,持手电筒逐个区域检查蜗壳内壁。受视角及蜗壳内光线限制,巡检人员只能以平视或仰视角度巡检,无法直接观察到高处的部件,更无法高效清晰拍照存档。此外,蜗壳内部为封闭状态,湿滑阴暗,进出口落差在两米以上,巡检时需要通过梯子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安全风险大。

image

▲人员进入蜗壳内部进行巡检

今年1月,国网福建电力双创中心组织国网福建电科院、水口集团公司联合组建技术攻关团队,围绕水电站蜗壳巡检开展无人机巡检技术攻关。

蜗壳本体会遮挡屏蔽无人机遥控信号,要实现无人机在蜗壳内巡检,就要突破信号衰减这个难关。

“我们一开始尝试让无人机操控人员进入蜗壳内部,手动操控无人机飞行,但是发现蜗壳内壁潮湿,存在操控人员滑倒的安全隐患。后来,我们采用有线中继信号增强手段,努力实现操控人员在蜗壳外部巡检。”技术攻关团队成员李哲舟说。通过在蜗壳多处进行信号检测,全面评估蜗壳内遥控器信号衰减情况,技术攻关团队创新设计遥控信号中继装置,将遥控信号覆盖范围扩展了一倍以上。随后,他们在水口水电站7号机组水轮机蜗壳内装设遥控信号增强装置,并在蜗壳内不同位置进行信号测试。

image

▲无人机在大坝廊道巡检

3月9日,在团队成员的操控下,无人机在蜗壳内缓缓升起,飞行一圈后穿出蜗壳,平稳降落至返航点——团队完成遥控信号测试,实现蜗壳内部信号全覆盖,解决了信号屏蔽难题。

多错并举让无人机巡线更安全

如何让无人机实现安全可靠飞行,是困扰技术攻关团队的难题。在密闭环境下,无人机接收不到卫星定位坐标,技术攻关团队也就无法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无人机实时定位。

依托3D打印技术,结合水电站内部环境特点,团队设计了半球形无人机桨叶保护罩,避免桨叶磕碰;针对环境昏暗的特点,通过加装机载低功耗探照灯,为飞手提供更好的巡检视野;同时团队挑选技能过硬的飞手执行任务,并制定周密的应急措施,确保无人机巡检安全可靠。

image

▲无人机在隧洞内巡检

技术攻关团队负责人陈伯建介绍:“在幽暗狭窄的蜗壳里,虽然没有定位导航,但通过加装护桨、提升亮度和制定应急预案等手段,无人机能把蜗壳内部设备的状况实时传输回来,就像一只完全可控、自由进出,还能回传信息的信鸽。”

人工智能加持提升成像质量

一开始,技术攻关团队在开展蜗壳内无人机巡检测试时,发现由于蜗壳内部昏暗,无人机巡检时拍摄的照片不够清晰,蜗壳内部的缺陷隐患难以辨识。为了提升无人机的成像质量,获得高清晰度的巡检图片,团队尝试改造无人机。

刚开始,团队让无人机搭载探照灯,但亮度仅能让飞手判断前方是否存在障碍物,无法拍摄可供缺陷辨识的高清图像。经过反复试验,决定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无人机巡检回传图片使用图像增强技术,提高低照度环境下的图片成像质量。经过人工智能图像增强后,图片整体亮度有了明显提升,蜗壳内部影像清晰,易于巡检人员辨识缺陷。

image

▲蜗壳巡检照片

在此基础上,团队积极深化水电站无人机相关的应用,探索危险作业空间机巡替代人巡。5月11日,团队在街面电站引水隧洞进行了无人机巡检测试。

街面隧洞龙抬头部为混凝土斜坡,高度落差达60米,场地湿滑有持续水流,传统巡检需要人员从龙抬头高处吊绳滑入,风险大、效率低,故团队提出采用无人机替代巡视人员进行巡检。飞手操纵无人机进行螺旋式爬升,通过高清摄像头实现无死角的隧洞影像信息采集,提升了巡检质效,降低了作业风险。

水电站无人机巡检技术还可应用于电缆隧道、压力管道等无GPS信号覆盖的大范围长距离密闭空间,进一步发挥无人机巡检灵活轻便、视角广、覆盖范围大、数据归档易的优势。与传统人工巡检模式相比,该技术成果能进一步解决无卫星环境下无人机无法定位的难题,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全区域覆盖,防范有限空间作业风险。

国网福建电力计划通过双创中心,以市场化方式孵化推广水电站无人机巡检技术,使技术成果在更大范围内应用。

(供稿 | 李哲舟 林丽平 郭清梅 张伟豪 林屹 / 文,陈学标 朱文富  / 图 )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