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国网沙县供电电气化让面干“变身”富民大产业

来源:国网福建电力 作者:谢美芳 发布时间:2022-07-07 08:33:17    分享到:

 “这款是我们的特色小吃包,大家喜欢可以抓紧下单!”7月4日,在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的片区农贸发展有限公司内,带货主播正在向屏幕前的网友介绍一款名为“寻味俞邦”的特色小吃礼盒,最近一段时间,这款集面干、辣酱等沙县地方特色的美食产品颇受消费者喜爱,其中的面干,就产自夏茂镇长阜村面干厂。

image

  “我们长阜村和俞邦是联建村,今年借着俞邦村的人气,我们的面干销量量很好,不到半年,网销量就突破10万份。”长阜村面干厂厂长罗奋忠开心地说。

  亮眼的销量数据背后,既离不开罗奋忠20多年对品质坚持不懈的追求,也得益于小吃产业的电气化改革。

  2017年,罗奋忠经营着一家以调味品生产为主的企业。当时市面上销售的面干多为手工制作,质地干脆,导致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容易被挤压碰碎,且烹煮时需要自行添加调料,消费者无法品尝到正宗的沙县味道。罗奋忠从中看到了商机,决定新开一条生产线做面干,并配上调料包。

  面干是长阜村的特色产业之一。土生土长的罗奋忠从小就对做面干的制作耳濡目染。面干的传统烘干方式为日晒,生产环境受天气等因素制约,人工晾晒生产效率低,且面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粉尘、蚊虫等污染,卫生安全问题无法保障。

image

  罗奋忠深知,传统的加工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他想要转型。在国网沙县区供电公司夏茂供电所一次上门服务过程中,罗奋忠与供电所员工潘健说起了自己的“心事”。

  “日晒面干除产量跟不上,而且质量也得不到保障,为何不选择用电呢。”潘健的一席话瞬间打开了罗奋忠的思路。

  他迅速行动起来,了解市场上的面干烘干设备、招聘人手、改造车间……2017年10月,改造一新的面干厂正式投产。

  “改造后现在一天产量可以达到3000斤,生产过程中温度、力度、薄厚都能精确掌控。”罗奋忠说,电气化让地道的面干走出沙县,现在除了供应给小吃店外,他还给自家的面干搭配上调料包,这种类似方便面的形式受到了超市、电商的欢迎。

image

  现如今的面干厂,实现了面干制作的标准化、产业化,罗奋忠把原来的小作坊变成了工厂,生意越做越红火。

  “沙县小吃要实现标准化,只有实现电气化生产,效率和食品安全方面才有提升和保障,才能适应现代餐饮的要求。”尝到了电气化改革甜头的罗奋忠感慨道。

  这些年,通过成立阜兴农特产品合作社、改造面干加工厂、动员村民入股等方式,长阜村大力推动面干产业发展,目前面干产业年产500吨,年产值约1200万元。小吃产业带动农村增收致富。2021年,长阜村村财收入23.3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54万元。(谢美芳)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