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厦门市食安办率先全省构建供厦食品标准体系

有效破解食安源头治理难题

来源:厦门晚报 作者:高金环 发布时间:2022-12-05 04:09:04    分享到:

“鹭品”是专门为厦门市民打造的高品质食品品牌,是超过合格品的优等品。 陈立新 摄

9月,首批9位“鹭品官”受聘,成为“鹭品”代言人。

市民选购“鹭品”产品。

  建设供厦食品标准体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创新,成为符合厦门本市实际、突出民生保障和地方特色的供厦食品团体标准体系。这一做法有效破解食品安全源头治理难题。

  在“厦门市首届依法治理典型示范案例评选”活动中,市食安办的“供厦食品标准体系”荣膺“厦门首届依法治理十佳典型示范案例”。

  多元力量深度参与 覆盖生产流通全链条

  标准在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厦门是一个典型的农产品输入型城市,食品尤其是食用农产品,85%以上从外地输入。如何从标准源头发力,发动各方参与构筑高水平标准体系,提升输入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成为政府部门面对的一大课题。

  2019年,市委市政府明确将供厦食品标准建设列为食品安全战略十四大重点工程的首要工程,在福建省率先构建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食品安全团体标准,注册首个厦门市全域公用品牌——“鹭品”,作为供厦食品标识。

  市食安办发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技术机构等多元力量,深度参与供厦食品标准建设,逐步建成以标准体系、评价体系、监督体系、品牌建设体系为支撑,覆盖农产品种养殖源头、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全链条的供厦食品标准体系,切实帮助监管部门破解源头治理难题。相关产品由企业自愿申请,经过严格的现场检查、产品检测、专家评定等流程,符合供厦标准后即可成为“鹭品”,确保厦门百姓吃得安全。

  纳入食安信息追溯平台 不定期抽查“鹭品”产品

  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市食安办制订印发《供厦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作为供厦食品标准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推动成立供厦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委员会,由分管副市长任主任,下设供厦食品安全标准工作办公室和供厦食品安全标准审评专家委员会,加强对供厦标准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

  市食安办推动成立厦门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以下简称“市食安联”)。由市食安联具体承担供厦食品安全标准建设任务。

  市食安办推动制定《供厦食品评定规范》和《供厦食品“鹭品”标识使用办法》等制度,明确评标流程及贴标后使用管理等规范。

  同时,我市将“鹭品”贴标产品纳入厦门市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平台,市食安联对取得授权的产品开展不定期抽查,确保供厦食品持续达标。

  312种产品通过评定

  30多万师生将吃上鹭品

  市食安办率先全省构建起严于国家标准的供厦食品标准体系,强化“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风险防控能力;“供厦食品”品种不断增加,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助推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供厦食品标准体系有效补齐了地方传统食品标准短板、填补了标准空白。截至目前,厦门已发布55项供厦标准,平均每项农产品标准有31个指标高于国标;土笋冻标准上升为福建省地方标准;即食燕窝产品供厦食品标准,成为国内首个涵盖罐头、饮料、鲜炖、固体方便等类型的团体标准;农村集体聚餐管理规范、分餐制管理规范、餐饮外卖一次性封签管理规范等标准,均为全省首创。

  各大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积极响应,推动旗下优质产品通过“鹭品”评定。35家企业的312种产品通过评定成为“鹭品”进入市场,其中大米、食用油、肉等民生大宗食品占比83%以上。元初食品、夏商民兴超市、天虹超市、山姆会员超市、叮咚买菜等主要食品销售企业或平台积极参与“鹭品”品牌建设,成为首批“鹭品”主题形象店。

  值得一提的是,市食安办在餐饮环节开展“鹭品校园食安守护行动”,推动市食安联与厦大后勤集团等5家主要学校食堂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覆盖全市64所学校、120间食堂、30多万名师生,各大食堂承包商主动将供厦标准要求列为供应链采购标准,要求供货商参与“鹭品”评定。对大米、食用油等大宗食材无法通过评定的,将在下一年度取消供应资格。

  “供厦食品源头治理机制”还入围第四届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优秀案例。

  【评委点评】

  高标准保障高品质

  强化食安源头治理

  标准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火墙”。市食安办创新作为,打造严于国标供厦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以高标准保障高品质,是强化食品安全一条很好的依法治理路径,不仅让更多企业产品有了自证品质的机会,而且倒逼“从农田到餐桌”每一个环节实现管理提升,有效破解厦门这座食品输入型和消费型城市食品安全源头治理难题。

  供厦食品“鹭品”也成为学校食堂、中央厨房等餐饮单位和市民群众采购大宗食品的品质之选,让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有了坚实保障。(厦门晚报记者 高金环 通讯员 刘启国)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