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反向送电、用户空调纳入电网柔性调控、虚拟电厂实现资源可观可测可调……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立足福建资源禀赋,加快打造“数字闽电”,以数字化技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助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伴随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一些不可思议的应用场景正在成为现实。 位于同安凤岗的源网荷储协同自治示范项目现场,设有两根特别的V2G充电桩,在这里,电动汽车可由交通工具变为“充电宝”,向电网反向送电。“我们在全省率先实现电动汽车反向充电。”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发展部副主任、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梅超说。 厦门市是福建省内唯一的新型电力系统市级示范区。在去年完成首期13个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加快建设具有高可靠、高聚合、高融合、高品质特征的高能级新型配电网,助力厦门率先在全国构建具有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中心城区达国际水平 眼下,省市重点项目220千伏下峰(玥珑)变电站项目现场建设正酣,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已基本完成,国网厦门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业主项目经理黄昭斌介绍说:“接下来将进入电气设备安装阶段,我们会开足马力抓进度,力争早建成、早投产。” 近期,集美区灌口镇的220千伏金辉(集美)—深青线路工程将投入运行,这意味着金辉变电站8回220千伏输电线路,将投入运行6回。金辉变电站是厦门地区第四座500千伏变电站,是福建电网重要的骨干电网节点之一。 “高能级新型配电网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首先要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梅超介绍:“我们把电网建得坚强可靠,就可以消纳省内的核、风、水、气等多种清洁能源”。 从2023年总体安排来看,厦门主干电网将投产220千伏下峰(玥珑)变电站等15项重点工程。根据部署安排,厦门将持续以高标准引导城市配电网建设,加大柔性合环等中压高可靠接线方式,其中,思明区在2025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0千伏电网N-1通过率和网架标准率均达100%,湖里区在2025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接入海量分布式资源,100%消纳清洁能源 既承接“大江大河”,也关注“涓涓细流”,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积极消纳“清洁电”。 当前,以分布式光伏为代表的分布式能源在厦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通常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形式参与电力调度。这种不稳定的电源,如涓涓细流汇聚不断。“不管城市哪个角落,只要有清洁能源,我们就尽量把它消纳掉。这也是我们在做的重要工作。” 梅超表示。 走进鼓浪屿的大德记直流供用电示范项目,只见绿树掩映下,一面20多平方米的薄膜光伏幕墙,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这是厦门首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项目集光伏建筑一体化、台区柔性互联、分布式储能、直流供电于一体,相当于一个小型发配电系统直流微电网,项目分布式光伏总功率为3000瓦左右,气温不高时,基本可以实现自发自用。 厂房屋顶“变身”光伏发电站,打造低碳“阳光经济”。今年1月11日,祥达光学(厦门)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工程全容量发电并正式投入并网使用。项目装机容量21.1461兆瓦,是福建省最大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 该项目的投用,也标志着《厦门市电力系统企业申请技术创新基金》首次落地。据介绍,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全力做好新能源并网服务,开展分布式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支撑海沧、同安、翔安3个区“整县”光伏接入,保持清洁能源100%消纳。 0.4千伏分布式光伏、储能、电动汽车、空调负荷……厦门电网大平台接入海量分布式资源,发展多形态微电网,逐步实现了多元分布式源荷的可观可测。 打造新一代配电调控体系,为客户提供优质用能服务 半兰山集控站变电监控班主要负责全厦门112座变电站设备信号的监视以及开关、刀闸设备遥控操作,是全市主干电网运行的监控“大脑”,“集控系统就是这个大脑的核心中枢。”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半兰山变电集控站监控班班长郑彬告诉记者,该系统是为“变电设备主人”建设的专用设备监控系统,具备“智能联动”“辅助决策”“设备状态预警”等高级应用功能,能显著提升监控强度、管理细度,提高业务智能化水平。 配电网作为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运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供电质量。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积极推进高能级新型配电网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不少举措在全省、全国领先:纵向在国内率先实现500千伏变电站至400伏用户表计图模贯通,横向整合调控云和省级智慧能源平台;构建全国领先的“配电自动化主站-智能融合终端-光、储、充、可控负荷设施”的云边协同管控模式;在省内率先实现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一键顺控”全覆盖,为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支撑。 一系列举措下,国网厦门供电可靠性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国网厦门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化率位居全省第一。在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2年全国质量标杆名单,国网厦门供电公司“通过构建‘115全业务、全流程质量管控模式’提升供电可靠性的经验”入围2022年全国质量标杆服务业典型经验。(郭芷祎 叶成才 吴方舟 叶鎏芳 郑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