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深学争优 敢为争先 实干争效”活动走深走实,不断提高市监基层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实战执法能力水平,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5月11日下午,厦门市海沧市场监管所组织开展以“励精英 强技能”为主题的“实战执播大PK+远程教学”活动。 现场执法,实战实效!立案3起! 此次监督执法行动依托“钉钉”APP同步全程视频直播,执法直播以“随机抽取抽查对象,不打招呼突击检查”为原则,除赴现场执法人员外,由业务骨干组成“专家”观察团,与海沧所全体工作人员一起在线“围观”“执”播,“零距离”体验执法行动。同时搭建线上沟通渠道,“专家”观察团远程把脉实战情况,直击执法检查中存在的疏漏及业务不规范问题,进行远程教学、在线指导。 下午15时整,“战狼集结号”正式吹响。在同一检查类型、同一队伍配置、同一检查时间的条件下,比拼现场处置能力、检查时长、检查是否全面到位、文书书写是否规范。行动兵分三组,由各中队长带队2名执法人员2名辅助执法人员,接到任务后迅速出击,分别对海沧“贝果甜心”沧虹路店、海富路店、海林路店展开突击检查。到达目的地后,三组执法人员都能根据店内实际检查项目同步开展执法,检查证照、健康证是否齐全有效;是否明码标价;卫生情况专间设置是否符合规范;店内是否存在虚假宣传;原材料索证索票,是否在保质期内,有无问题添加剂;是否存在浪费行为;生产与销售记录是否完整;产品外包装是否符合规范;当天到期产品处理建档情况等。二中队业务熟练、配合默契,2小时08分即查找问题10条;其他两个中队不甘落后,一中队历时2小时39分查找问题11条;三中队历时3小时29分查找问题12条,整个行动现场人员认真细致,检查有序展开,候场人员全神贯注,对传送的现场检查画面能适时发现问题并展开讨论,气氛十分活跃。各现场组针对3家“贝果甜心”店涉嫌未取得相应类别食品经营许可从事冷制类食品销售、涉嫌经营超过保质期及未标注生产日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等多种违法行为,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执法人员依法对当事人销售的冷制类食品实施查封、扣押,并分别对3家涉案店铺进行立案调查。 现场“执”播,模式新颖!励精英强技能! 参加“执”播行动的一中队执法人员陈嘉森感触颇深,他表示:“适应镜头下的执法环境,创新监管执法模式,此次行动采取中队长带队、以老带新的模式,既能营造传帮带的良好环境,又能适应新时代自媒体环境下,现实执法过程中被直播、被曝光、被围观上网的复杂多变的执法新环境,对于执法人员是新课题也是需要掌握适应的综合能力。通过这次“执”播行动,也发现自身在业务技能方面还存在不足,要再接再厉实战实练,练就过硬监管业务技能。” “执”播行动结束后,“专家”观察团食品科四级调研员郑俊坚、执法科业务骨干柯炳鑫从食品安全监管要素、现场调查取证等方面对实战“执”播进行了交流点评。最后,海沧市场监管所卢永生所长要求作为一线执法人员要秉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掌握熟练的巡查和办案技能、技巧,规避法律风险和履职风险。此次实战“执”播大PK+远程教学模式,创新工作机制,将执法体验与执法实践相结合;执法现场与远程教学相结合,有效检验执法队伍对办案专业化的要求和如何发现案源(查找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规范执法与监管的标准化,提高办案人员的洞察力、技能技巧及综合检查能力。 下一步,海沧区市场监管局将积极推进改革创新,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创新探索监管执法模式,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监管难点堵点持续开展“执”播行动,通过整治一家企业、规范一种行业、提高行业自律。同时针对检查的行业制定标准化监管目录和指引,开设稽查学堂、疑难案件定期会诊指导等模式,锤炼执法办案精英,提升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更好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通讯员:陈萍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