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重青山,千里烟波。耳畔溪水潺潺,鼻尖萦绕岩骨花香,这里是世界生物之窗——南平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 沟谷纵横的山水之城,孕育了独特的武夷岩茶,茶产业成为了武夷山最重要的经济产业。随着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技术融入到茶产业采摘、生产、制作的每个环节,优质的电力也正源源不断的赋能着茶产业的发展。 国网福建电力为了服务好当地季节性茶产业发展和用电需求,在武夷山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示范,以燕子窠生态茶园、止止庵、先锋岭3处场景,应用低压柔直技术,通过广域传感器、“光储柔直充”项目等,实现10千伏配变低压柔直互联,电网可靠性大幅增强,有效提升供电质量,服务当地茶产业发展,促进新型电网嬗变,助力“三茶统筹”高质量绿色发展。 国网武夷山市供电公司在燕子窠生态茶园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柔直项目,是武夷山电网建设变革的又一新兴点。该项目运用低压柔直技术改变了传统网随荷动的建设模式,开辟了网荷友好互补的新局面,有效提升了配电设备利用率,缓解了季节性负荷峰值下的配变重载问题。该项目的正式投运,改善了武夷山市星村镇区茶厂、民宿和大米加工厂等用户的供电质量,有效提高了旅游、生产、生活的供电可靠性,大大促进了茶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 武夷山地属山区,大多数供电线路供电距离长,对于处于供电线路末端且又无法新增变压器的用户,其供电质量稳定性不高。国网武夷山市供电公司通过在供电线路末端安装低压柔直综合调压装置,大大提高了线路末端用户的供电可靠性,也为用户制茶用电提供了可靠保障。 随着低压柔直设备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推广,电网发生了嬗变。而新型的智能化电网,也给当地的用电客户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 据国网武夷山市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台区改造是开辟新的供电路径、组立电杆、新装变压器,燕子窠场景需组立20基电杆、开辟中压供电路径架设70导线2公里、新装1台100千伏安变压器,合计需投资20万元。而安装低压柔直技术,只需新装整流主机和逆变从机,并联0.4千伏的铝导1公里,合计投资仅需6万元。柔直调压装置投资成本相较传统台区改造节约14万元,而且每年减少碳排放18.4吨,可节约标煤6.7吨,节水28.8吨,有效减少生态保护区人为干扰,全面保护生态环境。 从2022年以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着力“推动星桐生态旅游公路工程”“建设燕子窠三茶统筹示范基地项目”“近零碳旅游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重点任务。国网武夷山供电公司紧扣地方经济发展方向,围绕国网公司、省市公司“一体四翼”发展总布局,深化新时代电力“双满意”工程,聚焦山区配电网“制茶期负荷重而平谷期损耗高、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区电能质量问题、政治保电场馆高可靠性供电需求、电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制约”等特征,以电网升级为导向,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场景。 国网武夷山市供电公司还将聚力推进国家公园大数据应用,监测分析,推进能源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生态和谐电网”可持续项目建设,运用好武夷山国家公园、国家级旅游度假示范区的品牌优势,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相结合,在原有项目基础上,开展项目推进与延伸。 (国网福建电力 陈龙辉 翁培义 李城晓 余泽岚 王世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