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2023年三季度福建省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在福州召开。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以及人民银行总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方向,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全省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助力福建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撑 福建省各项贷款保持平稳增长。截至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14万亿元,同比增长8.25%。企业不良贷款率为0.93%,比上年同期低0.19个百分点,其中小微型企业不良贷款率为0.66%,比上年同期低0.12个百分点。各项存款保持较快增长。截至9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7%,增速比全国高0.88个百分点。1至9月,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累计增加5174.92亿元,各项存款累计增加6730.67亿元。 用好金融政策激活发展动能,服务经济质效稳步提升 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正向激励作用,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福建继续推动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支持普惠领域贷款投放。截至9月末,全省再贷款再贴现余额1111.8亿元,同比增长12.3%。1至9月,全省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136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1%。前三季度全省人民银行通过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提供激励金14.5亿元,撬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9月末余额较年初增加794.9亿元。继续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贷款投放。根据政策工具扩容要求,将福建海峡银行、厦门银行和厦门国际银行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范围,1至9月,全省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260.19亿元,涉及项目455个;累计发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贷款160.12亿元,其中59.64亿元已获得人民银行政策工具支持。 增加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金融供给,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出台专项措施支持制造业发展。针对制造业企业融资的难点、堵点,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金融支持福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意见,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优化金融环境、加强工作保障等6个方面提出14条措施意见,引导信贷资金加速流入制造业领域。继续投放福建特色信贷产品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持续推动投放科技贷、技改贷,强化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重点技改项目信贷支持力度。截至9月末,省内有关金融机构为4023户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累计发放科技贷290.62亿元;为416个省重点技改项目累计发放技改贷242.51亿元,预计拉动技改投资约511.5亿元。在一系列政策带动下,福建省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前三季度,全省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43%,同比下降43个基点。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57%,同比下降41个基点;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40%,同比下降35个基点。 筑牢金融“堤坝” 全力支持灾后恢复重建 全力保障灾后重建央行资金供给。优先保障直接受灾经营主体的续贷和新增贷款需求,全额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投向受灾地区且符合政策要求的贷款。截至9月末,全省人民银行累计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资金投放优惠利率贷款140.8亿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39%,惠及受灾地区经营主体1.4万户。 全力减轻受灾主体融资负担。7月28日以来,全省金融机构为1749户受灾经营主体减免利息1941.5万元、为1713户受灾经营主体办理延期还本付息16.66亿元。组织金融机构对受灾严重导致生产经营流动性困难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分别按照贷款额度上限50万元、500万元给予最高LPR全额和2%的贴息,期限最高一年,对贴息企业贷款利率不超过LPR+50BP。 全力提升灾后金融服务质效。指导金融机构采取“一企一策”差异化措施,对接受灾企业的资金需求,开辟绿色通道,压缩办理流程,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发放。指导金融机构通过单列信贷规模、向上争取灾后重建专项贷款额度等措施,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户灾后恢复发展提供专项信贷支持,满足受灾地区交通、电力、农田水利、排洪防涝等领域修复重建以及承担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重点任务企业的信贷需求。7月28日以来,全省金融机构为3813户经营主体新发放用于灾后重建贷款51.42亿元。 平稳有序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开放,有力稳住福建外贸外资基本盘 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扩面提质。稳步扩大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覆盖面,不断优化业务流程与细节,让更多诚信经营企业享受政策便利,推动形成“越诚信越便利、越合规越自主”的市场环境。1至9月,全省新增292家试点企业,占试点总家数的59%。自2020年9月试点以来,全省累计办理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11.6万笔、金额557.8亿美元。积极推动境外费用轧差结算、跨境代垫、免于名录登记等政策落地,降低跨境电商经营主体经营成本,构建贸易新业态高效、安全、低成本跨境结算环境。9月末,全省新型离岸贸易、跨境电商收支165.4亿美元,同比增长29.8%。 跨境双向投融资活动保持活跃。1至9月,外商来闽投资净流入14.2亿美元,同比增长8.6%;对外直接投资持续活跃,全省境外直接投资累计汇出15.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倍,其中,对RCEP、“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约4倍、2.8倍,推动国内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 跨境贸易融资效能持续提升。进一步深化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试点工作,优化外汇金融服务,助力改善中小企业营商环境。1至9月,全省银行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为239家企业办理出口贸易融资2488笔,金额101亿元,中小微企业融资笔数占比超六成。其中,发放出口信保保单融资7.3亿元均流向民营企业。首批试点“银企融资对接”应用场景上线7个多月以来,已有20家银行机构对接企业283家、授信101.15亿元。 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组织开展中小微企业外汇服务提质行动,加强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传引导,帮助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1至9月,推动全省3181家企业办理外汇套保业务,其中首办企业占比55%,企业家数已与去年全年总数基本持平。 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金额持续增长。部署开展跨境人民币“首办户”拓展专项行动,实施优质企业便利化优化方案,营造供应链核心企业跨境人民币使用“生态圈”,鼓励开展跨境融资扩容业务,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贸易项下和直接投资中的结算比重,有效发挥跨境人民币结算在规避汇率风险、拓展融资渠道等方面的优势。1至9月,全省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金额9306.1亿元,在上年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仍实现37.3%的增速。其中,1至9月福建省对东盟、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2.6%、37.7%、54.1%。(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