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中国电信筑牢“数字桥梁” 让春运旅途更“通畅”

来源:中国电信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1-23 08:15:12    分享到:

随着新春佳节的日益临近,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再度拉开。在这场规模宏大的人口迁徙中,中国电信作为信息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和技术实力,全力护航春运,为旅客打造一条畅通无阻的“数字桥梁”。从大数据分析预测网络需求,到自研技术优化网络信号,再到智能监控保障网络稳定,中国电信用科技的力量让春运旅途更加“通畅”。

未雨绸缪

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网络需求

春运期间,铁路成为连接家乡与远方的纽带,承载着无数人的归乡梦想。而在这条纽带上,中国电信的网络优化团队早已进入“备战”状态。以京沪高铁为例,中国电信常州分公司的网络优化团队借助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往年春运期间的网络流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精准预测出今年春运期间高铁网络的流量走势。

“我们发现,在春节前一周,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高铁线路,网络流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电信高铁网络优化工程师祁争辉表示。基于这些分析结果,团队制定了详细的网络优化预案,并在春运前在高铁线路周边、候车大厅等人员密集区域新增了多个5G基站,对原有基站进行升级改造,确保了网络信号的有效覆盖。

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旅客在春运期间的通信体验,更为高铁网络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电信利用大数据技术的精准预测和高效应对,为春运旅途的“通畅”奠定了坚实基础。

攻坚克难

自研技术优化网络信号

在春运的旅途中,网络信号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旅客的通信体验。然而,在高铁与高速并行、高铁穿越城区的路段,由于信号干扰等问题,网络信号往往容易出现波动。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中国电信组建了专业的技术团队,不断开展技术攻坚。

在江苏地区,中国电信的“吴东创新工作室”团队针对京沪高铁与沪蓉高速并行带来的信号干扰问题,开发出了“增设异频过渡带”“5G合并增强特性”等多个无线自研技术成果。这些技术有效提升了高铁和高速的5G网络质量,春运前测试并行路段切换成功率接近100%,5G下行和上行速率大幅提升。

同样,在兰州地区,中国电信兰州分公司针对春运期间人员聚集的车站、高速收费站等区域进行了网络扩容和优化。他们手持专业设备,一丝不苟地对现场网络状况进行精细测试,确保出行旅客的每一刻都有满格5G信号相伴。

中国电信的技术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攻坚克难”的精神,用自研技术为春运旅途的“通畅”保驾护航。

科技赋能

智能监控保障网络稳定

在春运期间,网络流量的激增对网络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确保旅客在春运期间能够享受到稳定、高效的网络服务,中国电信引入了智能监控系统,对重要基站进行实时数据监控和分析。

以常州城铁站为例,电信网络优化团队与常州城铁站加强合作,对站厅内重要基站实时数据智能监控。系统可以自动对海量的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实时识别网络中的潜在问题,并预测可能出现的故障风险。一旦网络接入量激增,基站组立刻自动调整网络资源分配,保障用户网络体验。

此外,中国电信还利用无人机巡航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高铁站、汽车站周边春运人流量的实时动态精准监测。结合基站后台数据,针对性优化大话务参数和负载均衡参数,确保春运回家的旅客信号畅通。

这些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网络稳定性,更为旅客在春运期间的通信体验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电信用科技的力量,让春运旅途更加“通畅”。

贴心服务:细微之处见真情

除了在网络技术方面的不断创新和优化外,中国电信还注重在细微之处为旅客提供贴心服务。在春运期间,中国电信在各大交通枢纽周边的营业厅设立了春运保障服务专席,为来往旅客提供补卡、停复机等综合业务的优先办理服务。

以福建地区为例,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在全省交通枢纽周边营业厅专门设立了春运保障服务专席,并为所有进厅用户提供手机充电、饮水、休息等贴心服务。同时,“爱心翼站”还配备了创可贴、酒精棉片等应急药品,以及反诈科普宣传、手机智能辅导等便民服务。这些细微之处的关怀,让旅客在春运旅途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中国电信的贴心服务不仅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更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在春运这个特殊的时期里,中国电信用实际行动为旅客送上了一份温暖和关爱。

从大数据分析预测网络需求到自研技术优化网络信号,再到智能监控保障网络稳定以及贴心服务关怀旅客,中国电信在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心血和努力。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旅客在春运期间的通信体验,更为中国电信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陈锦锋)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