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计量院圆满完成了泉州市首批15处动态检测技术监控设备(动态汽车衡)强制检定工作,有效保障了该市2月底正式启用上述15处共62个车道的车辆路面动态检测技术监控设备,补齐了全省治超“一张网”的关键拼图,标志着福建省治超工作迈入“智能研判,精准打击”的科技执法的新阶段。 精准捕捉超限违法行为 泉州市是福建省最后一个启动非现场治超的地市,此次启用的设备覆盖全市货物运输主要通道、重要桥隧入口及流量密集路段,通过“动态称重+高清抓拍”技术,全天候精准捕捉超限违法行为。车辆经过时,系统采集车重、车牌、照片等数据,实时上传至市级科技治超指挥中心,形成“前端采集—云端分析—闭环处置”的全链条执法模式。 计量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为助力全省非现场治超“一张网”构建,福建省计量院建交所应泉州市交通运办理执法支队委托,克服任务重、时间紧、路段复杂等困难,根据路段特性制定“一对一”方案,采用分时段、分车道滚动检定及夜间错峰检定等科学调度方式,高质量完成相关检定任务,为筑牢全省道路交通安全防线贡献计量力量。
“全域+全链”监管网络 目前全省已建成700多台非现场执法称重系统,覆盖各地市主要干线,形成“全域+全链”监管网络。福建省计量院将持续以“精准计量”赋能“智慧执法”,为全省构建“全天候监测、全链条管控、全数据溯源”的治超新格局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计量科普知识 “非现场治超” 势在必行 安全提示 超限超载运输导致路桥寿命缩短60%以上,不仅会加速路桥结构损毁,而且会大幅提升车辆侧翻、制动失效等交通事故的风险,这种违法行为不仅扰乱了货运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还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保驾护航 计量科技支撑“非现场治超” 破解传统执法痛点 传统流动治超存在人力依赖性强、易受干扰等短板,而非现场治超通过动态称重系统与电子抓拍设备,实现24小时无接触监测,杜绝“人情执法”,提升执法透明度。 保障安全维护秩序 非现场治超通过精准打击违法行为,降低公共设施损毁风险,维护货运市场公平竞争。 作为非现场治超系统的关键计量器具,动态汽车衡能够实时采集行驶中车辆的载重数据。 计量检定为确保非现场检测站的精准监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其量值准确性和运行可靠性是科技治超执法公信力的关键因素。这种非现场治超模式已成为当前“科技治超”的主流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