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福建“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总体完成情况良好

来源:福建新消费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12 11:37:15    分享到:

2025年8月12日上午10时,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今天邀请到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孟芊先生,请他介绍全省“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成效,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发布会的还有: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忠先生,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高辉先生,省发改委总规划师林有先生。

image

首先,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孟芊先生介绍了有关情况。

再有不到150天,“十四五”将收官。五年里,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4.37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78万亿元,预计今年将超过6万亿元,接连跨越两个万亿元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10.53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3.79万元,居全国第4位。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0年的2.26降低至2024年的2.06。各项民生事业提质扩面。生态环境质量一直保持全国领先。从目前评估情况看,“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总体完成情况良好,特别是各项约束性指标有望全面如期完成,福建省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这五年,聚焦“机制活”,改革开放纵深突破。

“十四五”期间,福建省作为改革开放先行省份,不断深化具有福建特色的改革,营商环境建设、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用好用活重大开放平台,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更加强劲。

一是改革之路“敢为人先”。林改、医改等福建特色品牌历久弥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成果丰硕,39项改革举措向全国推广,河湖长制工作连续6年获国家正向激励。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深入实施,营商环境总体满意率连续4年超85%,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蝉联全国第一。集团化办学、“福见康养”、“长者食堂”等民生领域改革典型不断涌现。

二是开放之门“海纳百川”。自贸试验区、“海丝”核心区、金砖创新基地、两国双园等开放平台效益凸显。“丝路海运”联盟成员达353家,编织起联通世界的海上纽带。2024年全省进出口规模占全国4.54%,稳居全国前列。福建的对外开放,正从“量的扩张”迈向“质的飞跃”。

三是融合之势“情暖两岸”。党中央赋予福建省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大使命,35家中央和国家部委、金融机构累计出台33份支持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配套政策文件。新设台企户数和实际利用台资金额均居大陆前列,农业利用台资数量和规模保持第一,闽台贸易额累计突破1.5万亿元,我省拥有大陆最多的涉台经济园区。首创台胞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模式,海峡论坛、海峡青年节等活动常办常新,福马、厦金“同城生活圈”加快构建,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桥梁越筑越牢。

如今的福建,改革开放的“源头活水”持续涌现,高质量发展的“满园春色”生机盎然。

这五年,聚焦“产业优”,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实体经济始终是“吃饭过日子”最坚实的依托。“十四五”以来,福建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不断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很多领域加快从量变向质变、从中低端向中高端、从追赶者向领跑者转变。

一是创新之火“燎原八闽”。国家创新型试点省份和福厦泉自创区建设扎实推进。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6件,比“十三五”末增长129%。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5万家,五年间年均增长30%。全省7个国家高新区年工业产值突破万亿元。2024年我省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首次突破千项。省级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达150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4家。宁德时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实现我省零的突破。

二是产业之基“根深叶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从2020年的6.2:46.3:47.5调整为2024年的5.7:42.8:51.5,实现了一产稳、二产优、三产进。制造业强省建设有力推进,2024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营收位居全国第5位,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020年的19.7%跃升至2023年的28.8%。全省万亿级产业集群由3个增加到4个,今年有望达到5个。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工业企业从2家增加到4家。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超37%,带动锂电产业产值超4000亿元。总投资448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和总投资711亿元的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先后打破我省外商投资项目和单体工业项目投资额纪录。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文旅产业向支柱产业迈进,2024年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6.5亿人次、旅游总花费8350亿元。现代物流实现高质量发展,531家物流企业获评国家A级物流企业,数量居全国第5位。

三是数字之潮“奔涌向前”。数字经济规模从2.01万亿元跃升至3.2万亿元,年均增长超12%,稳居全国第一梯队。全省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企业比例超七成、居全国第三位,省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福建省大数据发展条例》作为全国数据立法的先行者,为国家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是蓝色引擎“挺进深蓝”。海洋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3位。“海上粮仓”不断充实拓展,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一,远洋渔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全球单机容量最大海上风电机组持续刷新纪录。全球首艘7500车双燃料LNG汽车滚装船建成,率先形成电动船舶全产业链,电动船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目前全省有217个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新增33个,福州、厦门、湄洲湾进入亿吨大港行列。

如今的福建,传统产业根基稳固,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新质生产力如春潮涌动。

这五年,聚焦“百姓富”,民生福祉温暖厚实。

以人民为中心,是发展规划的“根”和“魂”。“十四五”以来,福建千方百计谋民生之利、多措并举解民生之忧,把70%以上的财政支出投入到民生领域,实打实地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基础设施“通江达海”。“十四五”期间,福建省高速公路、铁路水平全国领先,全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跨海高铁——福厦高铁建成通车,全省铁路县级覆盖率超91%,所有县市实现了15分钟内上高速,100%建制村实现通客车、通邮,综合路网密度位居全国第三。“外联内畅、山海交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铺就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二是区域发展“山海共舞”。大力实施新时代山海协作,五年实施协作项目近1300个。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硕果累累,全省老区县GDP总量从2020年3.16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4.08万亿元,增长29.1%。龙岩、三明人均GDP领跑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和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8%,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三是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学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学前教育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等多项教育指标全国领先。8家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投入运行,数量居全国前列,紧密型教共体、医共体实现全覆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95%,人均预期寿命预计达到79.5岁。全民健身设施实现全省村级全覆盖。

四是社会大局和谐安定。群众安全感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所有设区市均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平安福建,是幸福生活的最坚实底座。

如今的福建,“山海经”奏响和谐篇章,“共富花”绽放幸福芬芳。

这五年,聚焦“生态美”,绿水青山颜值更靓。

“生态美”是新福建最鲜明的标识和最宝贵的财富。福建生态文明建设起步早、力度大,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等生”。

一是绿色发展动能强劲。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累计下降17%,预计可以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占电力装机总量65%以上,领跑绿色发展。

二是生态颜值持续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国家考核连续5年优秀,森林覆盖率连续46年全国第一。2024年设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8.3%,主要流域优良水质比例100%,闽江干流全优、全流域水质成为全国独流入海大江大河中最好,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清新福建成为“金字招牌”。

三是经验典范走向世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经验全国推广,福州荣膺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入选世界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湄洲岛“零碳岛屿”案例亮相联合国气候大会。福建智慧贡献了中国方案。

如今的福建,生态“颜值”蝶变富民“产值”,绿水青山已化为幸福靠山。

下一步,福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十五五”规划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这条主线,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把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统一,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对“十五五”规划的参与度,凝聚共识,编好“十五五”规划,引领新福建建设迈上新的台阶、谱写新的篇章。(张轩宇)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