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召开“质量月”专题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2025年全市“质量月”系列活动。今年活动紧扣“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市建设”主题,突出“反内卷、重质量”鲜明导向,明确“弘扬质量文化、深化质量强企行动、实施产业链质量赋能、大力开展质量品牌建设、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构建质量共治新格局”六大推进举措。市市场监管局、民政局、公安局等21个部门联动推出80余项特色活动,覆盖产品、工程、旅游、金融、新兴产业等领域,以“政府引导、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共治模式,推动质量理念落地、质量服务惠民、质量生态升级。 监管服务“双向发力”,筑牢“反内卷、重质量”理念 厦门市将从监管与服务双维度发力,筑牢“反内卷、重质量”防线。在监管端,聚焦儿童用品、食品、农资等民生重点领域开展产品质量专项抽查,持续推进“昆仑2025”“铁拳”“农资打假”等专项执法行动,对“低质造假、恶意内卷”企业依法从严惩处,通过典型案例释法强化社会警示,坚决整治质量领域无序竞争行为。在服务端,推动计量、标准、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向低空经济、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及中小微企业延伸,精准破解企业技术难题;以“质量强企、强链、强区”为抓手,发布区域质量发展标志性成果,深化“民生至上 品质厦门”城市质量精神;推出“你点我检”“放心消费提升”等便民举措;通过质量公益讲座、首席质量官技能竞赛等群众性活动,普及质量知识、提升全民质量意识。 今年“质量月”活动围绕企业需求与民生关切,分领域推出精准服务,三大重点方向亮点突出: 惠企措施“直达快享”:政策红利+金融工具双赋能 作为牵头单位,厦门市市场监管局不仅推出“鹭质贷”政银企对接会、智慧建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等活动,更依托前期政策成效深化服务——今年6月出台的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首个内外贸一体化综合措施,3个月内已从9条措施扩展为“9+N政策工具箱”,为全市507家工业品、食品制造业外贸企业解决问题291个。其中,通过开展中美、中加重点行业标准比对、与德意英等国实现检测结果互认等举措,破除内外贸规则藩篱;引导近100家外贸企业、1.8万余款商品加入平台外贸优品专区,累计销售额超3200万元;帮助14家外贸企业获得“鹭质贷”近6000万元、享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120万元;累计助力企业降低成本548万元、增加利润360万元。 质量月期间,全省首个质量专项保险“鹭质保” 落地。该产品由市市场监管局、厦门金融监管局共同引导推出,包含产品责任险、食品安全责任险、公众责任险等险种,对厦门市质量信誉白名单内经营主体实施阶梯费率优惠,既覆盖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全流程风险,又通过“白名单+保险”双重增信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目前已推动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平洋保险三家机构率先落地,后续将通过“政险企”对接活动让更多优质企业享受红利。 此外,市市场监管局还将组织质量奖获奖企业经验分享、QC工具方法赋能工作坊、首席质量官技能竞赛等活动,推进“提质强企”行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企业质量医生”服务;市工信局开展制造业质量提升入企帮扶和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价,市工商联实施“质量助力民企”行动,市国资委推动市属国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优秀成果对标交流,全方位激活企业质量内生动力。 产业链条“靶向赋能”:“国地联动”破解技术瓶颈 针对低空经济、新能源、光电显示等厦门重点产业链,厦门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属地政府、链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质量基础设施伙伴关系”,通过链上企业质量共治、技术共享,增强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其中,“国地联动”提质强企行动——由市场监管总局统筹指导,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中国质检院、省市质检院等技术机构组建专家团队,针对行业共性难题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例如,针对智能马桶行业CCC认证流程不熟、技术规范应用不足等问题,推出“认证全流程培训+技术规范解读+生产流程优化”组合方案,有效提升行业认证通过率与生产效率,为产业链韧性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值得一提的是,市市场监管局质量技术帮扶专项行动自2022年启动,目前已惠及我市21个行业、近1000家企业,助力近120家企业破解质量难题,近70家企业生产效率显著提,近700家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明显改进,推动不合格企业整改复查合格率达100%,生产领域不合格产品批次数同比下降15.4% 。 部门联动“各展所长”:全领域守护安全底线 各部门结合职责推出特色举措:市检察院将依法惩治侵权假冒犯罪,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市工信局将举办制造业质量提升入企帮扶行动;市公安局将结合“昆仑2025”专项行动打击侵权假冒;市民政局将开展养老、残康领域标准宣贯;市住建局将加强工程质量日常监督,举办质量员岗位技能竞赛;市海洋局将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与抽检;市总工会将组织提质增效竞赛,弘扬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市工商联将开展“质量助力民企”行动;市商务局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举办政银企对接会;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放心直播间”承诺行动,实施放心消费强基提升、品质提升、阳光价格等“八大提升”行动。此外,各区结合产业特色差异化发力,如思明区成立智慧建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翔安区发布质量强链成果,此外,行业协会、企业也将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主题活动,共同营造“人人关注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浓厚氛围。 接下来,厦门将持续推进全民质量行动,深化质量强市建设,让‘质量第一’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让‘品质厦门’成为城市发展的响亮品牌,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厦门成为‘人人创造质量 人人享受质量’的新标杆城市。(通讯员 廖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