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事通”是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创新打造的“互联网+市场监管+服务”的综合赋能平台,为企业提供合规经营指引、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等全链条“一站式”服务,涵盖17个大类572项技术服务。目前平台已吸引超4000家企业入驻,累计服务企业1.2万家次,成功解决各类咨询与问题1.8万个。为全面展现平台服务成效,福建省市场监管局联合中国网海峡频道推出“市事通八闽赋能新发展”主题文章,聚焦食品、服装纺织、新能源、电子信息、陶瓷、竹产业六大领域,通过一线实践案例深入解析平台资源对接与服务赋能机制,切实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为福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过去我们在转型艺术仿古花砖时,总被细节精度‘卡脖子’,就像要呈现一朵完整的花,砖片之间的花瓣却对不齐,整体效果大打折扣。”晋江市泉隆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泉隆建材”)技术负责人回忆起艺术仿古花砖研发瓶颈时,仍记忆犹新。 工艺创新,从“眼观手摸”到“数据驱动” 这家自20世纪90年代起深耕陶瓷行业的企业,2018年年底瞄准艺术花砖细分赛道后,转型之路走得并不轻松——不仅调整技术人员费了不少功夫,新产品市场推广需要时间,生产端还面临复杂花色及多种釉面工艺突破难、磨边精度把控难等问题,彼时晋江做艺术仿古花砖的企业本就不多,缺乏成熟经验可借鉴,企业陷入生产与市场拓展的双重僵局,产品附加值始终难以突破。 针对陶瓷企业在高端工艺研发与质量管理中的共性问题,福建“市事通”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迅速匹配省质检院专家,提供“一对一”定制化支持:一方面逐环节协同研发产品、推进技术改造,助力企业突破艺术仿古花砖的工艺卡点;另一方面指导企业建设标准化实验室,推动质量管控从“经验主导”转向“数据驱动”,契合艺术仿古花砖对工艺细节的严苛要求。 “以前生产艺术仿古花砖,靠老师傅‘眼观手摸’判断质量,客户有疑问时连权威报告都拿不出;现在原料入库必检,生产关键控制点实时监控,像艺术仿古花砖平整度这样的关键指标,能精准把控在-0.04%~+0.05%的误差范围,远高于国家标准《GB/T 4100-2015》要求的±0.5%。”泉隆建材相关负责人举例道,此前有一批陶瓷砖因客户误用于商场高流量区域引发耐磨投诉,企业实验室精准测出产品耐磨转数达1500转,符合国标3级标准,用数据化解纠纷的同时,更推动升级出4级耐磨产品,成功打开高端商用市场,也为艺术仿古花砖拓展民宿、咖啡店等多元应用场景奠定基础。 如今,泉隆建材高端仿古砖出厂价已从18元/㎡提升至 25元/㎡,凭借工艺升级赢得市场认可,这背后正是平台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思维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的深度转变,也让泉隆在艺术仿古花砖赛道的深耕之路愈发从容。 设备升级,从“低效高耗”到“智能孪生” 在福建省德化新博龙陶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曾经“10小时产1000件、坯体开裂率15%”的低效场景已不复存在。“陶土塑性不稳定,伺服电机扭矩总调不对,真空系统有效吸附时间仅43%,坯体气孔多、设备常停机,转型太难了。”该企业相关负责人曾一度焦虑。 转机源于平台整合省特检院技术资源,联动开发《区域陶土特性数据库》为企业带来精准解决方案,“参照数据库调整后,伺服电机扭矩提高12N・m,搅拌时间延长15分钟,加水量控制在22%,坯体开裂率下降到3%以内!”该负责人兴奋地说,如今企业8小时即可完成此前10小时产量,成型效率提升约35%。 不止于此,平台还助力企业实现全方位升级,真空系统有效吸附时间提升至78%,产品一次合格率超95%;引入的 LSTM振动频谱分析模型,设备故障预警定位准确率超95%;数字孪生平台上线后,可智能分配生产任务、预测瓶颈,还通过模拟窑炉参数使能耗降低15%;平台配套的三级人才培育计划,帮助企业技术团队快速掌握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喷釉等技能,更助推企业自主研发出全自动化注浆线。 “我们现在有45项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下一步要把自动化率提至80%,还要引入3D打印和AI设计!”谈及未来,新博龙陶瓷相关负责人充满信心。 绿色转型,氢能燃烧让“窑炉吐出蓝焰” “双碳”目标下,陶瓷产业高耗能、高排放的传统模式亟待转型。“氢氧气掺烧能节能降碳,但缺乏标准可依、行业专家难寻,项目推进卡了壳。”泉州市新火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道出此前难题。 获悉这一问题,平台迅速搭建跨领域资源服务桥梁,协助企业对接省特检院氢能掺烧安全性能研究团队,为《陶瓷烧制天然气掺氢氧气技术导则》制定提供专业指导,成功推动该地方标准立项。“有了标准,技术运用就有了依据,推广也更有底气!”新火能源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平台“揭榜挂帅”模式推动下,氢能源技术的效益逐步释放。“传统天然气窑炉火焰是黄色的,氢氧气掺烧后变成蓝色,温度更均匀。”据省特检院估算,若在陶瓷产业集中区推广,每年可减少天然气消耗3亿立方米以上,降低企业成本约11亿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万吨。同时,平台创新的“现场指导+重点研发支持”模式,既能保障企业的创新自主权,又确保技术落地实用,避免研发与产业脱节。 “下一步,我们计划结合光伏发电,在德化推广绿氢烧制陶瓷,建设绿氢陶瓷产业园区,构筑‘绿色瓷都’。”新火能源有关负责人的话语中充满自信。 “平台不是简单‘给方案’,而是全程‘陪成长’。”福建“市事通”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釉面工艺“毫米级调整”到氢能燃烧“分子级反应”,平台始终以企业需求为核心,整合科研院所技术资源,构建“需求对接—技术攻关—标准制定”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市事通”平台已“精准滴灌”福建40余家陶瓷企业,推动福建陶瓷产业加速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稳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