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第一届中国南方丘陵智能农林机械装备创新创业大赛将于10月中旬举办

来源:福建新消费     发布时间:2025-09-15 15:31:32

2025年9月15日15时,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第一届中国南方丘陵智能农林机械装备创新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今天邀请到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郭宋玉女士,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乐鸣先生,建宁县委副书记、县长伍小兰女士,建宁县委常委、副县长姜炜根先生,省农业机械化协会秘书长陈有国先生,他们将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郭宋玉女士为大家介绍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

第一届中国南方丘陵智能农林机械装备创新创业大赛将于10月中旬在三明市建宁县举办。

近年来,立足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和作物种类众多的省情实际,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充分发挥农机对福建特色现代农业的基础支撑作用。2024年,全省主要粮油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6.1%,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1%,较2020年提高8个百分点。茶叶修剪、采收机械作业率达95%以上,初加工机械化率达100%;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基质加工、菌包装瓶装袋、灭菌、液体接种机械化水平达83%,养菌、出菇机械自动化管理达90%以上。畜牧水产、农产品初加工、设施栽培等领域机械化进程也正稳步推进。

重点抓好了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对农机化资金投入。用足用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积极开展适机列补、优机优补工作,将适合我省农业生产使用农机具尽可能地列入补贴,加大重点关键农机装备补贴力度。目前全省补贴机具种类达到101类、补贴产品达1.2万款,“十四五”期间省级以上财政累计安排购机补贴资金10.7亿元,对17.9万户、37.7万台农机具给予补助,补助机具数量较“十三五”增长了16.5%。

二是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围绕水稻、茶叶、果树等作物,采取农机作业补贴、专项资金扶持等办法,积极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分环节或全环节农机服务,让一家一户买不了、买起来不划算的农机具也能深入千家万户。据初步统计,全省已累计建设102个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备案更新192家应急作业服务队,建设和改造提升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点)243个,每年为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及应急作业年服务面积超1000万亩次。

三是全面加快农机示范推广。立足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特点,组织农作物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近5年累计建立省级新机具新技术示范基地100个,农作物全程机械化高质量示范基地48个,水稻和特色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县级示范基地543个,举办现场演示、宣传推广及技术培训等活动近3000场(次),大力推广具有区域特色的新机具新技术。组织摄制了《轨道机》《蔬菜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等7部农机宣传短视频,全网传播量突破300万次,有力助推了适用农机具“二次传播”。

四是推进老旧机具淘汰更新。抢抓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机遇,扩大报废补贴支持机具种类范围,提高报废补贴标准,推行便民服务,积极做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2024年全年报废老旧农机具4609台,比增512%。今年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报废补贴机具种类在去年扩围基础上,再次扩大,享受报废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增加到27类。今年以来,全省已受理报废补贴申请764.2万元,实现同比继续增长。福建农机升级换代正持续深入推进。

五是支持农机装备研发。紧盯丘陵山区和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特点,支持科研院所、农机制造企业研发小型化、多功能、智能化农机装备。初步统计,“十四五”期间,各级财政已累计投入超7700万元,对78个农机研发项目给予支持。还率先推进补贴产品资质条件市场化改革试点,通过采信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检测结果,将研发成熟的机具纳入补贴,加快推广应用。省内研发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备、轨道运输机、水肥一体自动控制机、茶叶初加工机械(乌龙茶)等农机装备迈出福建,畜禽养殖智能巡检机器人还走出国门,出口到日本、东南亚等地。

下一步,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将立足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特点,以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为目标,以政策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进农机研发、生产、推广与应用协作配合,加快先进适用农机装备推广应用,持续提升短板弱项环节农机化水平,为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机械化支撑。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乐鸣先生为大家介绍了第一届中国南方丘陵智能农林机械装备创新创业大赛的的有关情况。

近年来,我国农机制造水平稳步提升,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但与此同时,受农机产品需求多样、机具作业环境复杂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我国丘陵山区耕地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尤其是南方地区地形复杂、作物多样,适用农机装备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明显短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等研发应用。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携手福建省建宁县人民政府、福建省农业机械化协会、福建省农业机械学会共同发起本届大赛,旨在汇聚全国创新智慧,破解南方丘陵农机发展瓶颈,培育农机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适用型、经济型、智能型农林机械研发与应用,发展适应小农生产、丘陵山区作业的小型农机以及适应特色作物生产的高效专用农机,丘陵山区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扩展大中型农机运用空间,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基础条件薄弱的短板。

本次大赛聚焦三大重点方向:

一是丘陵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与应用:集成北斗导航、智能感知、自适应底盘等技术,提升作业精度与作业效率。例如研发体积小巧、转弯灵活,能在狭窄田埂间自由穿梭,且具备自动避障功能的智能插秧机;或是可根据地形坡度自动调整机身平衡,精准施肥、施药的小型植保无人机等。

二是丘陵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推动农艺与农机融合,提升机械化水平与产品质量。像针对建宁特色水果黄花梨、水蜜桃等研发的自动采摘机器人,能精准识别果实成熟度并进行无损采摘;研发适合山地茶园的轻便型采茶机,在保证茶叶品质的同时提高采摘效率;可根据不同茶叶、水果特性进行精准加工的智能化设备等。

三是丘陵农业设施与智能管理系统:构建绿色、高效、低碳的丘陵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和智能化解决方案。例如研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驱动的农业灌溉设备;打造基于物联网技术,可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气象信息、农作物生长状况,并能自动控制灌溉、施肥、通风等设备的智能农业大棚管理系统等。

大赛立足建宁、面向全国,诚挚邀请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创新创业团队报名参赛。赛事7月21日起启动,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20日。当前报名情况良好。大赛分为初审和决赛两个阶段,决赛将于10月中旬在建宁举行,采用“现场答辩+实物展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审。

为激励优秀团队与项目,大赛奖金总额32万元,设置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共20项。除奖金外,协会还将联合各方为获奖项目提供技术评价、成果推介、产业对接、落地应用等全方位支持,积极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为确保大赛高水平、专业化举办,本次大赛组建了大赛组织委员会和专家评审委员会,系统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评审指导工作。组委会由协会主要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共同牵头。

在评审专业性与公信力方面,协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专家资源优势,邀请了国内农林机械领域的知名学者、技术专家和骨干企业代表组成评审团队,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参赛项目进行多维度评价,确保大赛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在服务支撑方面,协会将与建宁县共同为参赛团队提供包括赛事协调、交通住宿、技术咨询等在内的全流程服务保障,积极营造良好的竞赛环境和体验。同时,对大赛中涌现的优秀项目和团队,协会将依托行业平台资源,优先推荐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计划和应用推广项目,积极推动金融、产业及地方政府给予融资支持、土地保障、政策配套等实质性扶持,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落地。(张轩宇)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