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成钢工作室落成仪式在世界陶瓷之都·德化盛大举行。这座集展览、收藏、研究、交流、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空间正式落成揭牌,标志着德化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迈出重要一步。时值2025德化国际陶瓷文化周开幕之际,成钢工作室的落成为这场文化盛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成钢工作室毗邻德化会展中心与文旅大师坊,占地20亩、总建筑面积13275平方米,总投资超1.06 亿元。未来这里将形成文化产业集聚区,其布局旨在通过 “艺术 + 乡村振兴” 模式,吸引更多名家工作室落户,带动周边艺术家村建设,形成“以瓷兴艺、以艺促旅” 的发展格局。 德化县委书记方俊钦在致辞中表示,成钢工作室的落成是德化践行“陶瓷 +” 产业融合战略的关键实践。作为全球唯一 “世界陶瓷之都”,德化正以千亿产业集群为目标,通过“陶瓷 + 艺术”“陶瓷 + 文旅”等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成钢工作室聚焦陶瓷与雕塑文化传播、陶瓷艺术产业升级、雕塑专业人才培养等核心领域,将为我们带来顶尖的艺术资源、先进的创作理念和广阔的交流平台。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落成,更是文化基因的激活。方俊钦强调,工作室将通过艺术创新推动陶瓷技艺迭代,助力德化从“产品输出”向“文化输出”转型。 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在讲话中指出,工作室不仅是艺术创作的空间,更要成为 “艺术与产业对接的桥梁”。他表示,未来将通过举办国际雕塑双年展、开设大师工作坊等形式,引入前沿艺术理念,推动陶瓷雕塑技艺创新,并计划与德化高校合作设立人才培养基地,为地方输送兼具传统功底与现代视野的艺术人才。 仪式现场,曾成钢与苏耿聪共同为工作室揭牌,随后嘉宾参观了成钢工作室新旧照片展与五十六个民族雕塑展。在贵宾休息室,“时光留影” 展区通过对比工作室早期在北京的旧照与德化新貌,生动展现从 “初心” 到 “蜕变” 的历程;五十六个民族展厅内,曾成钢工作室团队耗时三年创作的56个民族雕塑作品集体亮相,以写实手法刻画各民族服饰、习俗与精神特质,呼应“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文化基因的当代转译。 曾成钢,1959年生于浙江平阳,现任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全国文联委员、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任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雕塑金奖、刘开渠雕塑艺术基金奖、德国北方艺术大奖等国内外奖项。曾被提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艺术奖候选人,被中国文联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被评为全国四个一批人才,获中国文联“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雕塑创作工程”等荣誉表彰。 成钢工作室落址德化,将为德化注入当代雕塑艺术的新活力,既是传统陶瓷文化创新传承的载体,也是推动产业升级、培育人才的平台,提升德化陶瓷的国际影响力。(张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