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漳浦国寿以案说险:警惕“保险公司客服”来电!这些诈骗手法需认清

来源:福建新消费     发布时间:2025-09-28 12:40:01

一、典型案例:

漳州市漳浦县客户李女士近期接到一通自称“中国人寿客服”的来电,对方准确报出她的姓名、保单号,称其此前购买的医疗险有一笔“未领取的理赔款”,需通过“专属通道”办理到账。

起初李女士半信半疑,但对方详细描述了她的投保信息,还发来带有“保险公司logo”的短信链接,让她点击填写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及短信验证码。李女士未多想,按提示提交了信息,可没过几分钟,手机就收到银行卡扣款5000元的通知。她再回拨来电号码,已无法接通,此时才意识到遭遇诈骗——所谓“理赔款”是诱饵,真实目的是套取她的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盗刷账户资金。

二、案例分析:

这三类“客服来电”要警惕:

一是谎称“理赔/退款”,诱导填信息。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消费者投保信息,来电时准确报出个人及保单细节,以“保单超额收费需退款”“既往理赔遗漏待补款”为由,发送虚假链接或二维码,诱导填写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进而盗刷资金。

二是虚构“保单异常”,恐吓促转账。对方声称“您的保单已失效,需缴纳保证金激活”“保单被冻结,需转账验证身份”,甚至伪造“法院传票”“监管通知书”,利用消费者担心保障失效的心理,逼迫其向指定“安全账户”转账,实则转入诈骗分子个人账户。

三是伪装“升级服务”,套取敏感信息。以“保单升级享更高保障”“旧保单需补录信息否则作废”为借口,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照片、银行卡正反面、人脸核验等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被用于伪造证件、开通网贷,造成更大损失。

三、风险提示:

中国人寿温馨提醒广大消费者,面对疑似“保险公司客服”的来电,牢记以下三点:

一是查来电号码,不接“陌生可疑号”。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均为固定号码,不会使用私人手机号、境外号码或“400”开头的非官方合作号码。若接到陌生来电,可先挂断,通过保险公司官网、官方APP查询正规客服电话回拨核实。

二是辨核心信息,不填“不明链接/表单”。正规客服办理理赔、退保、信息变更时,不会要求消费者通过短信链接填写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也不会索要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账户信息。凡是让你点链接、填敏感信息的,一律警惕。

三是守转账底线,不向“私人账户”打钱。保险公司所有资金往来均通过官方对公账户,不会要求消费者向私人账户、“安全账户”“验证账户”转账。无论对方以“保证金”“激活费”还是“手续费”为由要求转账,都是诈骗,坚决拒绝。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漳浦县支公司 罗洪艺)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