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寿保险作为家庭财务规划的重要工具,能提供风险保障、资产传承等功能。然而,部分消费者因信息不对称或销售误导,可能陷入“保单失效”“收益不符预期”等困境。本文结合真实案例,揭示人寿保险的常见风险,并提供防范建议。 一、典型风险解析: 1. 销售误导:高收益承诺≠实际回报 部分代理人以“高息理财”“保本增值”为噱头,夸大分红险、万能险的收益,隐瞒初始费用、管理费等扣除项。消费者可能因追求高收益而忽视保障功能,导致保障不足或资金损失。 2. 健康告知不实:理赔时遭拒赔 投保时未如实告知健康状况(如既往病史、体检异常),出险后保险公司可能以“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拒赔,甚至解除合同。 3. 保单管理疏忽:失效或断缴风险 长期险需定期缴费,若因疏忽未及时续费,保单可能进入“中止期”(通常60天),超期未复效则合同终止,此前缴费可能无法全额退还。 二、风险提示: 中国人寿温馨提醒广大消费者: 一是理性看待收益,聚焦保障本质。消费者购买人寿保险时,应优先明确保障需求,如:身故、重疾、医疗等,而非单纯追求投资回报。分红险、万能险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消费者需仔细阅读条款中的“保底利率”和“历史收益不代表未来”提示。 二是如实健康告知,避免理赔纠纷。消费者投保时务必如实回答健康问卷,包括既往病史、体检异常、家族病史等。若不确定是否影响承保,可申请“预核保”或保留医疗记录备查。 三是定期管理保单,防止失效。消费者可设置保费缴纳提醒,如:手机日历、银行代扣等,或选择“自动垫交”“减额交清”功能避免断缴。长期险建议持有10年以上,以平衡前期费用扣除,实现长期保障价值。 总之,人寿保险是家庭财务的“安全垫”,但需警惕销售误导、告知疏漏等风险。投保前充分了解产品条款,投保中如实告知健康状况,投保后定期管理保单,方能真正实现“风险转嫁,安心保障”。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和县支公司 简琼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