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漳浦国寿以案说险:警惕“健康养老”幌子下的诈骗陷阱

来源:福建新消费     发布时间:2025-09-28 12:41:17

一、典型案例:

漳州市漳浦县年过六旬的张大爷,平时最关心养老问题。一次社区活动中,他接触到某“养老服务公司”,对方推销“高端养老公寓预订项目”,声称“一次性缴纳10万元预订金,不仅能优先入住环境优越的养老公寓,每年还能享受8%的利息回报,到期可全额退还本金”,还承诺每月赠送免费体检、理疗服务。

张大爷心动不已,想着既能为养老做准备,又能让积蓄“增值”,便瞒着子女交了10万元。起初几个月,他确实收到了“利息”和体检券,可没过半年,该公司突然关门,负责人失联。张大爷这才发现,所谓的“养老公寓”只是临时租用的场地,承诺的回报和服务全是骗局,10万元养老钱打了水漂,还因此气得病倒。

二、案例分析:

针对老年人的养老金融诈骗,手法虽多,但核心都是“画大饼、骗本金”,常见套路主要有三类:

一是“养老服务”设局。以“预订养老床位”“会员制养老”“旅居养老”为噱头,承诺“交押金享优惠、返利息”,实则吸收资金后卷款跑路,老年人既住不上承诺的养老机构,本金也无法追回。

二是“健康养老”诈骗。推销“天价保健品”“理疗仪器”,谎称“能治百病、延缓衰老”,甚至捆绑“购买产品可享养老分红”,利用老年人关注健康的心理,骗取高额费用。

三是“以房养老”陷阱。诱导老年人办理“房屋抵押”,声称“抵押房产能获取高额养老金,不影响居住”,实则将房产过户或抵押给第三方,最终导致老人失去房产又拿不到养老钱。

三、风险提示:

防范养老金融诈骗,老年人和子女需共同警惕,中国人寿温馨提醒广大消费者牢记以下三点:

一是不贪“高额回报”。凡是承诺“无风险、高利息”的养老项目,大多是骗局。养老投资应优先选择银行、保险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的产品,对“年化收益超5%”的项目务必多留个心眼。

二是不轻信“免费诱惑”。对“免费体检”“免费讲座”“免费旅游”等活动保持警惕,这类活动往往是诈骗的“开场白”,目的是诱导老年人购买高价产品或投入资金。

三是不瞒“重大决策”。老年人涉及大额资金支出、房产抵押等事项时,一定要先和子女沟通,或咨询社区工作人员、正规金融机构,避免独自做决定落入陷阱。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漳浦县支公司 罗洪艺)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