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中国电信发布人形机器人即服务产品 挖掘产业智能化潜力

来源:中国电信     发布时间:2025-10-22 06:22:46

日前,2025年阿联酋GITEX Global科技展在阿联酋迪拜世界贸易中心盛大举办。作为展会期间的重量级活动,中国电信RaaS(机器人即服务)产品全球发布会圆满举行。该产品将机器人的“大脑”部署在云端,利用天翼云的海量算力、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为各类线下机器人终端提供智能调度、任务管理、数据分析和技能共享等服务。

正值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风口,中国电信在AI大模型的赋能下,不断深耕机器人核心技术,持续推动产业普惠民生。

人形机器人产业

迈入规模化商用新窗口

“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机遇,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双轮驱动,推动产业从萌芽探索逐步走向成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迭代,人形机器人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元素,而是逐渐走进现实,成为推动实体产业智能变革的关键力量。

《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的权威数据更是为这一趋势提供了有力佐证: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有望实现从“技术验证期”向“规模化商用期”的快速过渡,这一跨越不仅标志着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更意味着全球智能产业格局将迎来深刻调整。从市场规模来看,全球具身智能市场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95.25亿元。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市场占比接近一半,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一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我国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也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与政策扶持。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多项鼓励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到加快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突破人形机器人等高端装备产品;《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 年)》明确提出开展人形机器人应用标准预研;《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

如今,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支撑下,人形机器人正加速融入工厂、医院、家庭等多个场景,掀起实体产业智能变革的新浪潮。

中国电信深耕核心技术

为机器人产业注入发展动能

人形机器人产业迈向规模化商用的关键阶段,中国电信依托5G、云网融合及大数据核心能力,深耕AI技术创新,通过技术突破、场景落地与生态共建的全链条服务,全方位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成为驱动企业创新的核心动力源。

技术创新是中国电信赋能机器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AI领域,其自主研发的星辰大模型构建起强大智能内核,作为国内首个基于全国产化万卡集群训练的万亿参数大模型,涵盖语义、语音、视觉和多模态四大领域,实现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与多模态交互能力的深度融合。该模型在国际权威测评中位列第一梯队,综合能力超越多个国际知名模型。在家庭桌面AI机器人中,星辰大模型使其能精准捕捉用户微表情,结合情感计算提供个性化陪伴服务,还能主动引导思考、延伸知识讲解,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跨越。更值得关注的是,基于星辰大模型打造的“星辰超级智能体”,可自主拆解复杂任务、调用工具协同执行,为机器人适配产业场景提供核心支撑。

网络技术层面,5G-A网络构建起低时延、高可靠的信息通道,通过网络切片技术为不同应用提供独立资源,保障关键业务稳定运行。在广西石化的智能炼化场景中,搭载5G-A模组的巡检机器人可毫秒级回传设备图像、温度等数据,助力远程精准掌握设备状态,显著提升巡检效率与安全性。同时,中国电信提出的“对抗式运动与行为模仿(ALMI)”框架,实现人形机器人类人上下肢协同,为复杂场景应用奠定基础。

生态共建进一步释放产业活力。中国电信发布了“美好家机器人生态共建计划”,吸纳专注机器人技术研发的魔法原子等企业加入,整合优势资源加速家庭服务机器人落地,其合作方的人形机器人已进驻工厂开展产品检测、物料搬运等训练。在技术标准与架构创新方面,中国电信联合华为发布《Mobile AI》白皮书,提出通算融合架构等关键方案,构建原生承载AI的网络能力,满足智能机器人对高带宽、低时延的严苛需求,并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推进多场景应用。

从AI大模型的智能赋能到5G-A的网络支撑,再到生态伙伴的协同发力,中国电信持续破解产业痛点,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信助力机器人

深度融入民生场景

在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化商用的浪潮中,中国电信持续推动其从产业端向民生端延伸,让智能机器人成为提升生活品质与产业效率的重要力量。

工业领域,机器人成为工厂降本增效的“主力军”。例如,中国电信联合中兴通讯打造的南京滨江智能工厂,上线24大类5G+工业融合创新应用,其中“望闻问切”机器人堪称机械设备的“贴身医生”——搭载机械臂、高清摄像头与远程会议系统的机器人,可实时巡检设备状态,精准识别异常并预警,配合5G云化PLC实现设备协调作业,让产线调整周期降低20%以上。在AAU叠板工位,5G+机械臂凭借10微米级精准定位技术自动作业,使叠板效率提升30%,物料损耗率降低28%,助力工厂实现7*24小时“黑灯生产”,关键工序不良率降低97%。如今这一“滨江模式”正加速复制,为园区400余家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化升级方案。

医疗场景中,机器人与AI协同缓解资源压力。在中国电信助力下,喀什地区中医医院上线融合DeepSeek V3医疗大模型的智能服务系统,通过“云+端”双轨制解决方案,实现AI辅助问诊、病历结构化解析等功能。搭配医院部署的服务机器人,可完成药品配送、患者引导等基础工作,而AI系统则为医生提供初步诊断建议,使诊疗效率显著提升,系统响应速度较传统模式加快60%。本地化安全中枢保障数据隐私,让智能医疗在基层医院安心落地,为医疗资源均衡化提供技术支撑。

家庭领域,机器人成为智慧生活的“贴心助手”。中国电信“美好家”机器人家族已形成多元产品矩阵:儿童陪伴桌面机器人依托星辰大模型实现情感识别,能主动提问引导思考,生成成长日志同步至天翼云盘,方便家长远程关注孩子状态;轮式陪护机器人为老人提供日常照料,轮臂机器人可联动家电实现场景化控制,从儿童陪伴到家居管理全方位覆盖家庭需求。通过云端技能共享平台,机器人能持续更新服务能力,推动智慧家庭从概念走向现实。

从工厂车间到医院诊室,再到寻常家庭,中国电信正以技术创新打破机器人的应用边界,让智能服务渗透民生每一个角落。(陈洲)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