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2025中国海洋经济论坛在威海举行。论坛以“绿色低碳赋能:重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为主题,与会学者围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突破等理论和实践议题开展研讨,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学理思考。 作为通信运营商的中国电信,正积极发挥5G、AI、大数据、卫星通信等技术优势,不断拓展数字技术的应用价值,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政策构筑海洋经济发展基石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到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再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以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直至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顶层设计持续强化海洋战略布局,凸显出国家对海洋经济的高度重视。 沿海地区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引导。例如,《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显示,到2030年,上海海洋生产总值将稳步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海洋经济创新示范效应显著提升,海洋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3+5+X”的世界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到2035年,海洋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球沿海城市前列,全面建成国际领先的现代海洋城市。《江苏省推进“宽带海疆”行动助力海洋强省建设实施方案》提到,探索海缆、卫星微波等通信技术手段,加强重要海岛与邻近岛屿、大陆的网络连接,到2027年底基本实现江苏内海、领海5G全覆盖。 5G破浪 打通海洋数字动脉 中国电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各地丰富的海洋经济资源,持续开展无线技术创新,致力于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海洋通信和经济发展带来显著改变。 近日,中国电信浙江公司于舟山海域成功完成海域5G覆盖增强组网和极限测试。在海域5G网络覆盖上,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创新应用特制高增益天线和新型AAU设备,结合波束精准指向能力,让岸基5G信号触达更远海域。通过基于电子海图大数据的射频和特性参数优化,有力保障渔场、锚地、航线等场景高质量的海面及低空立体覆盖,为渔民、过往和锚泊船只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保障航行安全与效率,促进了海洋无人机物流、空中巡检等应用发展,支撑海洋牧场生产监控、保税燃油加注等重要业务。 在5G信号无法抵达的远海海域,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开展基于国产自研天通卫星、5G NTN基站及终端的“海天地一体”5G NTN网络研究,完成我国首次海域多终端、多场景的海洋物联和宽带数据实时业务验证,为5G NTN在海域试商用奠定了基础。 “现在出海时打电话、发视频,信号都比以前稳定多了!”近日,在福州沿海海域作业的渔民们纷纷感叹通信条件的变化。这样的体验背后,是中国电信福州分公司持续推进海域网络覆盖建设带来的实效。 据了解,中国电信福州分公司今年重点推进海域通信网络建设,计划增补及升级62个低频海域覆盖站和3个海岛覆盖站,依托5G低频段的超远覆盖能力,并结合高增益天线等新技术,显著提升距离海岸线70公里范围内的网络信号质量与服务可靠性。 在山东,中国电信威海分公司以“沿海体验优、近海信号稳、远海呼得着”为目标,建成了铁槎山、成山头等10余个高速率、大带宽、广覆盖的5G超远程基站,近海平均覆盖距离达到60公里以上,最远覆盖距离100公里,实现了威海千里海岸线的5G高速率全覆盖。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在爱达·魔都号邮轮的热点区域部署5G室内天线,并借助船载卫星网络中继,确保邮轮航行在公海海域时通过5G室内天线接入陆地5G核心网,实现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在海上语音、短信、数据业务的无缝连接。 此外,中国电信在多地通过VoWiFi业务测试创新应用,不断提升海洋通信的覆盖范围和通信质量。例如,中国电信携小米、OPPO、荣耀、vivo等多款终端在广东惠州海岸线跟随执法船只完成了VoWiFi(基于WiFi的语音和视频通话)业务应用试验。 AI解锁深蓝密码 目前,中国电信已开发一系列智慧海洋解决方案,基于大数据的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系统,能够精准预测鱼群分布和迁徙规律;基于人工智能的海洋环境监测平台,能够实时监测海水质量、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关键指标,助力海洋产业升级和海洋治理创新。 南海三沙海域,中科院的科考船放下搭载5G模块的水下机器人。它用机械臂清理珊瑚礁上的藻类,同时4K摄像头将修复画面实时传回陆地实验室。更巧妙的是,云平台通过AI分析珊瑚生长速率,自动优化移植方案。“以前潜水员一天只能修复5平方米,现在机器人一天能干100平方米的活。”项目负责人李教授表示,这些“数字珊瑚”的成活率比传统方法高出三倍。 福建莆田南日岛是福建省第一离岸大岛,也是福建省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为建设智慧海洋牧场,南日镇携手中国电信打造南日综合智慧指挥中心,利用社会治理大数据、南日“海上枫桥”网格、船舶动态管理、海上牧场电子围栏等功能模块,实现渔业智慧化、可视化。 此外,中国电信卫星公司还面向海洋牧场、港口、远洋邮轮、渔船等场景推出以“卫星+5G+物联+云+平台应用”为基础的综合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海洋产业在信息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通信覆盖、数据共享、智能监控等问题。(张苏慧) |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