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原则之一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其实,关于“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要求并非首次提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此作出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如今二十届四中全会更进一步将此列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遵循原则。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只有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承担着经济减震器与社会稳定器职能的保险业,行业主体纷纷聚焦主责主业,以发展与安全统筹并重的工作逻辑展开行动,筑牢经济安全网、社会保障网、灾害防护网。阳光保险正是其中一例代表,既充分发挥主业优势,强化风险保障能力建设,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又不断创新思路、技术手段、工作方式等,提升综合实力,为推动保险业的转型升级以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守护国之重器,筑牢“经济安全网”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中国基建不断跑出向新力和加速度。阳光保险主动融入“十四五”重大项目建设进程,以专业的服务、完善的保障体系构筑坚实支撑。 在新疆,从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到纵横南北的交通动脉——国道315民丰至洛浦段公路、S21阿尔泰至乌鲁木齐公路、S240线准东大井服务区至奇台公路改扩建项目,再到保障区域供水的托里县那仁苏供水工程,阳光财险新疆分公司通过工程险、财产险等综合保险方案,为项目全周期提供风险管理和损失补偿,确保“主动脉”畅通、“生命线”稳固。 同时,积极参与自治区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创新开发与环境风险相关的保险产品,助力区域经济绿色转型。自2023年至2025年8月,阳光财险新疆分公司累计承保近17万笔保单,提供风险保障近5800亿元,以金融力量守护新疆的绿水青山,筑牢区域经济发展生态底色。 在西藏,阳光财险西藏分公司累计为林芝—拉萨铁路、拉日高速、普兰机场、川藏公路、大古水电站等60余个自治区重点工程提供项目全周期保险保障,保额超过280亿元,近5年累计赔付达1.68亿元,切实为自治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兜底”支撑。 在多个项目推进过程中,阳光财险西藏分公司还组建服务专班,依托总公司工程险专家团队,联动政府监管、施工单位开展风险共管,实现了“事前预警、事中控损、事后快赔”,为工程稳步实施构建坚固“安全阀”。 我国基建成就的取得是多重关键因素的协同发力。除了风险保障外,阳光保险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还充分发挥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的独特优势,多维度优化资产配置,全方位支持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发展,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 长江电力是国内最大的电力上市公司之一,主要从事水力发电业务,运营管理或受托管理三峡电站、葛洲坝电站、溪洛渡电站、向家坝电站等长江流域梯级电站,在长江干流水电装机容量全球排名第一。公司所属电站全部为可再生能源,同时也均为国家重要战略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补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为支持长江电力的建设发展,阳光保险于2016年参与长江电力三年期定向增发8亿股,持股周期接近10年,有效助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 除了长江电力之外,阳光保险还陆续长期投资了我国三大运营商、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神华等国央企、电子、新消费及人工智能等领域优质公司,持有期限均较长,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国之重器经得起百年风雨,经济发展具有稳健性与强韧性,这些都离不开金融保险越织越密的保障网,而这也正是阳光保险一直以来的发力点与聚焦点。 托起人民的幸福,织牢“社会保障网” 保险被视为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增强社会保障的均衡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而聚焦到个体来说,一个人的全生命周期亦离不开保险的守护与保障。 但如何能够合理规划配置全生命周期的保障?一个人的一生究竟需要多少张保单? 阳光保险带着这一客户痛点问题,扎根进客户群体之中进行细致调研,公司管理层带领着各业务板块专家展开客户需求分析与产品研究,最终得出了简单清晰、通俗易懂的客户保单需求概念结论:多数成年人一生拥有三张保单即可,核心解决安全、健康、养老三个方面的问题,基本保障就可以满足;多数有子女的家庭在此基础上可额外增加两份保障子女健康与教育成长规划的保单,也即是五张保单即可;对于有更多需求的家庭来说,还可配置解决财富传承与家庭财产以及雇佣人员责任保障问题的保障,一共为七张保单。阳光保险将此结论提炼为:三张保单保一生、五张保单全家福、七彩阳光满堂红(简称“三五七”)。 如此一来,客户将围绕人生的不同阶段轻松且理性地规划全生命周期保障,不多花一分钱、且每一分保费都能实现保障的最大化。阳光保险也成为行业第一家以全客户视角、将客户寿险保单需求清晰而通俗易懂地向社会作出阐释的公司。 有了“三五七”基础概念和理论作为支撑,阳光保险还不断丰富保障产品,从客户思想出发精准解决人民群众的核心需求、织牢人民群众的保障网。例如针对老人、少儿等重点人群的保障需求,阳光人寿创新开发了一系列保险产品,如推出涵盖养老年金、健康医疗、护理保险三大类保障的“美好人生”综合养老产品系列;面向少儿客群推出可搭配重疾、意外、医疗保障的少儿期交万能产品“阳光娃B”;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开发可享受税收优惠的“税优定期重疾险”等。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各地普惠保险项目建设,继开创了大病医保“襄阳模式”后,又先后成功中标了天津、重庆等省级大病保险项目,有效减轻了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 面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市民、老年人、农民、低收入、残疾人群体等重点人群,阳光保险还不断加大普惠保险支持力度。例如面向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产品,包括“防火保”系列产品、“财+意”组合的装修宝产品、研学旅游意外险产品等;围绕新市民的需求,阳光保险推出系列产品,如为建筑工人提供建筑施工人员团体意外险,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职业伤害责任险等,确保其得到适当的风险保障;为“三农”事业构建了从大宗粮油到全品种、从成本保险到“成本+收入”“基本+创新”等多层次产品体系……在今年上半年,阳光保险提供大病保险、惠民保、长护险、防贫保等各类普惠性保障16万亿元,向近60万人次支付赔款约20亿元。 “生活有了保障,日子更有奔头!”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始终是阳光保险的心头大事,未来,阳光还将继续服务民生福祉,稳稳托起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全周期风险管理,夯实“灾害防护网” 今年汛期前夕,阳光保险组织专业风控团队对承保企业开展汛期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排查覆盖工业企业、仓储物流、商业综合体等重点领域,针对火灾、雷击、水灾、风灾等汛期高发风险,出具专业巡防报告,提供专业指导,帮助企业客户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 来自阳光保险的风险减量服务愈发频繁地出现在各地。风险减量的本质实际上是跳出了风险转移、价值补偿的传统风险等量管理模式,而是通过运用风控技术手段,保险企业主动参与和融入到承保标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去,有效降低客户事故发生频率或损失程度,从而实现整个社会风险总量的减少。 近年来,阳光保险从公司战略高度推进风险减量服务落地,以“伙伴行动”为抓手开展全流程的风险减量服务,帮助企业客户识别和降低潜在风险,为国家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在我国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农业地理气候复杂,这样的风险减量服务成为“三农”事业的新需求。 针对极端气候对农业的威胁,阳光保险建立“灾前-灾中-灾后”全链条服务协作体系。在灾前预防阶段和灾中应急阶段,借助“阳光天眼风险地图平台”动态监测台风运行路径及影响范围、暴雨降水情况、城市内涝预警等信息,通过短信、公众号等方式向客户自动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同时实施风险减量管理,引导客户完善防灾设施建设,从源头降低灾害损失风险。此外,针对潜在受暴雨等灾害影响较严重的重点地区,阳光保险迅速调动人力、物资等资源,启动“防灾行动”,协助农户开展应急防护。 在灾后理赔阶段,阳光保险全面引入卫星遥感与无人机航拍技术,借助高分卫星影像实时监测作物长势、精准核算种植面积、快速划定受灾区域,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高效定损体系。在重大灾害发生后,卫星遥感协同无人机可快速完成灾情定位,实现对农田灾情精准勘查。同时,阳光保险同步启动灾后农技辅导计划,联合农业技术专家协助农户优化种植方案,改进生产模式,提升农业生产的抗灾韧性,助力农业生产尽快恢复元气。 此前,应急管理部公开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应急管理在理念和实践上的一个重大提升,就是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可以说,阳光保险的行动正是我国应急管理升级优化的缩影,也是社会应急力量不断壮大、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的生动展现。 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展现出保险业“两器”“三网”职能的充分发挥,阳光保险也以扎实的行动诠释了“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深刻内涵。在“十五五”规划指引发展的新征程中,阳光保险将进一步做风险减量的推动者,也做长期资本的耐心守护者,更做民生保障的贴心服务者,以“金融向善”之力,为经济社会行稳致远贡献更多阳光力量。 |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