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工智能时代的融合网络与卫星应用”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及中国国际卫星应用技术与设备展览会日前在北京中国卫星通信大厦成功举办。作为我国卫星应用领域的重要年度盛会,本次大会汇聚了行业权威专家、产业链核心企业及前沿技术成果,与会各方围绕卫星应用的未来路径与融合创新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我国卫星应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 当前,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正迎来新一轮加速发展期:工信部就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征求意见;GW星座(业内也称“国网星座”)低轨12组卫星发射入轨;千帆星座时隔7个月重启组网工作……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将进入需求侧牵引与供给侧支撑双向发力的新阶段,卫星通信正从传统行业应用向大众消费市场快速渗透,我国电信运营商积极部署,构建天地一体格局。 双轮驱动卫星互联网加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要加快建设航天强国;推动量子科技、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航天产业重要赛道,政策东风劲吹之下,卫星互联网喜迎一系列政策利好。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计划针对低轨卫星通信应用适时开展商用试验,实现全球范围内宽带网络覆盖。此前,工信部印发的《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 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市场对于卫星互联网领域的热情高涨。中投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已突破2.8万亿元,其中卫星互联网占比超四成;中航证券进一步测算,到2030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制造端、地面设备端、服务端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250亿—460亿元、267亿元、227亿元。 在应用场景方面,卫星互联网也正从专业领域向大众市场快速渗透。中国电信天通卫星用户超300万,中国移动北斗短信用户突破49万。而车联网与低空经济的融合应用方面,如中国电信与比亚迪、吉利等车企合作推出7款直连卫星车型…… 瑞恒达产业研究经理王清霖认为,随着组网加速、技术迭代、应用破圈,宣告我国卫星互联网的全产业链初成,并从“概念”和“试验”阶段推进至“产业化、商业化”阶段。随着生态链条的完备,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商业化竞逐大幕或已正式拉开。 “天地一体”持续发展 “当前,卫星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天地融合已成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特征,手机、汽车、无人机等直连卫星的创新探索活跃,卫星通信正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快速普及延伸,有望形成新的万亿元级市场。”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表示。 以中国电信为例,中国电信的手机直连卫星业务早在2023年9月就已启动,成为全球范围内首个推出大众智能手机直连卫星的通信运营商。今年7月,中国电信发布了“直连卫星全场景应用”,聚焦手机直连卫星、汽车直连卫星。 作为6G天地一体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我国“十四五”信息化规划重点任务,其与地面通信、低空经济的融合应用被视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增长点。此外,“天地一体”更在于其在个人移动通信、交通运输、航空航海、电信、物联网、航天、应急救灾等多元领域的广泛应用。这些丰富的应用场景催生出强劲的市场需求,推动星地融合通信技术持续创新与发展,为构建全球一体化、稳定高效的通信基础设施,实现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纵深发展贡献力量。 中金公司刘中玉指出,当前卫星产业迎来明确的关键拐点。今年7月以来,国内卫星通信星座进入高密度组网阶段,意味着空间段建设关键技术、供应链基础已趋于成熟,当前产业发展已到临界点,产业下一阶段工作重心将逐步向运营和应用倾斜,相关政策、技术、试点应用等关键进展有望趋于密集。 持续迈向空天地一体新纪元 在“天地一体”发展提速的大背景下,电信运营商也都积极围绕卫星互联网布局,以谋求抢占先机。目前来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主要电信运营商均已布局卫星互联网业务。 不过,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仍面临高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关键技术壁垒、商业模式落地等多重挑战。在成本方面,目前国内单颗卫星的制造成本仍然较高,运载发射成本有所下降,但对每年数百乃至上千颗卫星的发射需求仍存在压力。技术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当前卫星互联网面临高时延、高误码环境、多普勒频移、波束/卫星切换频繁、天线面积受限、星上载荷与能耗制约、高中低轨/NTN星地协同等挑战。此外,虽然手机直连卫星、航空互联网等应用前景广阔,但基础设施的布局只是前奏,最终实现商业闭环才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国内的GW星座和“千帆星座”仍处于尚未组网完成、并未开展大规模商业化的落地起步阶段。只有挖掘更多消费级的应用场景,通过应用驱动,形成持续的客户和营收,才能建立卫星互联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三大运营商在1G至5G时代更聚焦地面移动通信领域,与卫星互联网产业在技术体系、产业布局、协议标准及客户群体上长期分立。这一格局将在6G时代迎来根本性转变,天地一体化网络与全球无死角覆盖的实现,决定了发展卫星互联网成为三大运营商的战略必选项。”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通信及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兴表示。(陈晓晟) |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