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小标签”织密防护网 守护农村舌尖安全

来源:莆田市场监管     发布时间:2025-11-11 06:15:03

农村食品安全是民生保障的“压舱石”,直接关系千万家庭的健康福祉与日常生活的安心底色。2025年以来,莆田市聚焦农村食品突出问题,全面启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各县区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响应、主动作为,结合区域实际创新监管模式、打造特色亮点,形成“一地一策、百花齐放”的整治新局面。

其中,城厢区市场监管局以农村食杂店、散装食品为监管重点,创新推行柔性监管模式,通过规范食品标签这一“小切口”,破解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大难题”,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筑牢农村食品安全防线。

精准破题:揪出农村食品“标签隐患”

农村食杂店多为夫妻店、小门店,经营规模小、规范意识弱,散装食品标签缺失、信息不全等问题成为食品安全隐形风险。2023年2月,城厢区市场监管局东海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在辖区农村食杂店例行检查中发现,部分店铺散装花生、糕点等食品混杂堆放,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产地标识,消费者难以辨别食品安全性。针对这一问题,执法人员没有简单“一罚了之”,而是精准施策,现场向店主演示标签填写规范,赠送标准化标签样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标签是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的重要意义,让农村经营者直观理解合规要求。

image

(图为城厢局东海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

柔性蜕变:从“要我规范”到“我要守护”

监管的本质是守护,而非约束。执法人员针对农村食品监管“标签”问题这一薄弱环节,秉持“严格执法+温情服务”理念,对这一农村食杂店开展常态化指导帮扶。两年间,执法人员多次上门回访,跟踪整改情况,手把手教店主制作规范标签、划分散装食品专区。今年8月回访时,昔日标签缺失的店铺已焕然一新:独立设置的散装食品专区整洁有序,每个容器都贴着醒目的白底标签,品名、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一目了然。“现在村里老人、小孩买得放心,我经营也更踏实!”店主主动向执法人员展示自制的规范标签,包括散装食品、预包装食品、临期食品等逐一标明,一目了然。从被动整改到主动守护,农村经营者的安全责任意识在柔性监管中逐步内化。

image

(图为城厢局东海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

闭环赋能:筑牢农村共治共享防线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需久久为功。为深入推进制售假劣肉制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专项行动,城厢区市场监管局制定了《“五要五不”规范指引》《“七查七看”明白卡》,在督促标签规范的同时,东海所创新构建“指导+服务+回访”闭环监管模式,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现场指导30余次,发放指引、明白卡、标准化标签模板等100余份,让经营者真正明白“规范经营就是长久经营”。如今,辖区农村各类食品标签规范率大幅提升,一张小小标签不仅标注着食品信息,更凝聚着监管温度与经营责任。

image

(图为城厢局东海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

(莆田市场监管 吕国威、朱琼)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