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全面提升校外供餐管理与服务水平,近期,厦门市同安区市场监管局会同同安区教育局,先后组织召开了面向集体配餐企业及校外供餐学校的专题会议,通过强化源头管控与末端管理,共同守护在校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强化源头管控,推动供餐企业提质升级 同安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全区集体配餐企业集中约谈会。会议通报了前期开展的第三方风险评估及量化分级评定结果,并深入剖析了各企业在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配送管理等关键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通过横向对比不同企业的评估结果,推动各企业理清自身与行业标杆之间的差距,查找管理短板。 针对集体配餐服务链条长、风险高、社会影响广的特点,同安区市场监管局在约谈中提出,各企业须转变“重经营轻管理、重成本轻安全”的观念。从优化经营成本结构、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与培训、建立健全内部奖惩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提升与改进,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共同推动全区集体配餐行业整体实现提质升级。 提升学校管理能力,筑牢校内监管防线 为将食品安全防线进一步延伸至供餐末梢,同安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同安区区教育局,面向全区55家接收校外供餐的学校召开了专题培训会。此次培训聚焦于校外供餐管理的具体实操环节,内容涵盖了配送时间与时效管理、餐食信息规范标注、到餐后的现场查验流程、食品留样工作的标准执行,以及如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制度建设等关键点。 培训通过详尽的讲解与指导,增强了参训学校的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规范操作能力。与会学校代表纷纷表示,将严格对照培训要求,查漏补缺,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成为守护校园食品安全坚实可靠的内部屏障。 建立三级检查制度,完善长效监管机制 据悉,在强化校外供餐源头管理的同时,同安区教育局同步推进校内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体系建设。自2024年11月起,全区已启动实施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自查-互查-抽查”三级检查制度。 该制度通过“自查”推动学校自我梳理、发现问题并整改;通过“互查”搭建校际交流监督平台,促进经验共享与人才库建设;通过“抽查”实现以点带面、聚焦重点问题,提升监管效率。三级检查制度不仅强化了学校的主体责任意识,也为常态化风险防控提供了制度保障。 通过同时对集体配餐企业与学校两端发力,同安区已逐步构建起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学校把关的三位一体食品安全共治格局。从配餐源头到学生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为校园食品安全提供了常态化、长效化的机制保障。(通讯员:苏萍萍) |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