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双满意·营商环境电暖万企——让电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

来源:福建新消费     发布时间:2025-11-17 01:40:29

有一组数据特别亮眼——截至2025年上半年,厦门实有各类经营主体96.77万户,同比增长5.04%,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增量与增速的背后,缘于这座城市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而这当中,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的“获得电力”指标,无疑是加分项。

  聚力电力“双满意”,国网福建电力开展“营商环境·电暖万企”行动,通过优化电力服务、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打造“阳光业扩”品牌等举措,支持企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为企业提供更加公平、透明的电力营商环境,让电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

  近年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迭代升级“EASIER用电”营商环境品牌,实现从重点企业到小微企业的服务全覆盖,以办电便捷化、服务数智化、供电高质化、用电绿色化、服务普惠化、信息透明化的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激发厦门经济特区营商环境新优势。

从节省千万元投资看电力政策效应

  “在政府惠企政策的护航下,在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和贴心服务下,项目电力外线工程成功送电,并节省了1948万元。”位于厦门海沧的宝太生物POCT产业园建设项目于今年9月全面竣工。在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开展百千万客户大走访时,该项目基建部总监渠迎冬高兴地介绍。

  在厦门经济发展的宏大叙事中,民营企业是重要引擎。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4728.8亿元,同比增长6.5%。近年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持续提升供电服务品质,助力更多民营企业在厦门这片投资热土上蓬勃发展。

  让这些民营企业享受实惠、节省了千万元投资的,是一项延伸投资政策——厦门持续加大惠企政策力度,明确全市范围内符合政策要求的10千伏及以上电力客户外线工程由政府出资。“我们积极执行延伸投资政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去年,公司完成256个延伸投资项目竣工送电,节省企业投资4.19亿元,极大促进企业焕发活力。”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营销部业扩报装及供电工程管理高级师沈雪清说。

image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推进用电报装“三零”服务,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以前烧锅炉,费煤又费力,现在换了这个用电的水源热泵冷热水机组,清洁又高效,真是省心省力又省钱。”厦门市同安区西柯街道的养殖户陈先生兴奋地指着崭新的设备说。当他从国网厦门供电公司了解到,其针对小微企业提供“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服务中,160千瓦的用电工程可以实现零投资,在政策红利的吸引下,他毫不犹豫选择了“煤改电”。

  真金白银的减负,实实在在的帮助,2024年,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持续推进用电报装“三零”服务落地见效,累计助力1.89万户企业快速接电、顺利投产,为客户节省投资约5350万元。

从办电时长的缩短看电力改革成效

  10月20日,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负责人曹德全谈及新投运的220千伏“岗天线”时表示:“这条专用线路的投运,为公司扩产与技术升级吃下了‘定心丸’。”作为国内已投产的单体规模最大的第6代柔性AMOLED工厂,天马显示科技实现双回路供电,不仅为高精密设备“20毫秒电力安全线”筑牢“双重保险”,更成为厦门以精准电力服务赋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典型实践。

  走进天马显示科技的生产车间,曝光机、蒸镀机等精密设备高速运转,这些设备对电力供应的连续性、稳定性要求严苛至毫秒级。该公司厂务部电气科负责人陈文坦言:“当余压低于87%的持续时间超过20毫秒,就会造成工艺生产设备宕机,单次损失超千万元。”而厦门完善的供电体系,可使此类设备宕机损失降低约85%。

image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员工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开展设备安全检查

  针对新型显示产业高端制造环节的共性电力需求,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创新推出“需求前置对接+参数精准把控+服务全周期覆盖”的电力服务模式。为满足企业快速接电需求,该公司组建“客户经理+项目经理”专项服务团队,提前3个月介入重点项目规划,“一企一策”定制供电方案,通过双回路设计构建“电力双保险”,创新采用“边施工、边查验、边整改”的验收模式,将送电时间压缩45%以上。

  “在申请营业执照时,同步填报用电业务备案信息,企业开办审批和办电流程同时进行,非常方便。”10月13日,刘先生通过“i厦门”APP完成了个体工商户登记申请与用电报装在线联办业务。

  在流程优化方面,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持续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联办服务,在省内率先推出“企业开办+用电申请”“企业变更+用电更名”等联办服务,企业开办、变更审批部门和供电公司在线并行审批、限时办结,大幅减少企业用电申请环节、提交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截至目前,该公司已为871家新办企业提供便捷的电力咨询及报装服务,客户办电效率平均提升45%。

从一项项绿色标杆看电力转型态势

  入选《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被翻译成8种语言在全球发布……由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牵头的ABB厦门工业中心“绿色微电网”项目享誉全国甚至海内外。如何打造出一个全国工业低碳转型的“样板间”?

  “项目通过采集园区内的光伏发电、储能、用电设备等多种数据,利用AI、大数据等技术进行融合与分析,实现能源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国网厦门供电公司高能级配电网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梅超介绍,ABB厦门工业中心于2022年10月并网发电,新能源就地消纳率高达80%、替代率超50%,年均碳排放减少13400吨。

  走进厦门翔安国际机场,三个直径22.5米、高度34.5米的“超级水罐”令人注目。这里便是国内机场首个大规模、高能效的集中式水蓄冷综合能源站。“这个项目设计综合能效比EER可达5.0以上,即每度电能可产生超5度冷能,能效水平居国内先进水平。”兆翔综能公司总经理苏东海说。该项目首次采用区域集中供冷输配、高效机房、智慧能源、BIM技术等绿色机场建设技术,使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平均每天节约用电量1.23万千瓦时,为我国大型交通枢纽的综合能源管理提供借鉴。

  6月18日,福建省首个政企共建的园区绿电绿证服务站在厦门火炬高新区揭牌。“过去采购绿电绿证,常常奔波多方,流程繁琐。现在园区绿电绿证服务站算是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厦门唯恩电气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8月底,厦门有32家企业参与绿电交易,结算绿电超1.2亿千瓦时,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超过50%。

image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对厦门远海码头港口岸电配电设备进行巡视检查

  今年以来,位于厦门自贸片区的厦门远海码头,集装箱船舶高压连船艘次、供电量、供电时长不断增长。作为福建省首个集装箱船舶高压岸电项目,码头设计供电容量3000千瓦,每年可减少燃油消耗约300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951吨、硫化物和氮氧化物4.8吨。在该项目的带动引领下,港口岸电“朋友圈”越来越大,港口发展“含绿量”不断提升。

  电流奔涌处,万家灯火明。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将继续深化新时代电力“双满意”工程在厦门的落地实践,让优良的电力营商环境成为特区高质量发展最坚实的支撑。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