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压实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漳州市龙海区市场监管局紧盯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严格落实“1350”工作机制,组织开展食品生产安全专项整治百日行动,构建以“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的监管主线,着力提升食品生产安全治理与保障水平。行动开展以来,龙海区食品生产领域经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共发现7批次不合格食品,与2024年同期相比,不合格率下降73.1%。
一、“源头严防”把准入,强基固本筑防线 全面落实食品生产许可分级审查机制,提级中高风险食品生产许可门槛,确保证前审查专业性,严守食品安全“准入关”。一是创新审评人才机制。突破传统审评模式,实行“双阶准入”举措,遴选具有2年以上监管经验并通过专业考核的骨干人员,经“笔试+实操”双测试后纳入审查员库;建立“导师帮带”体系,完成10次现场核查且获2名资深组长推荐可担任审查组长;采取“动态选配”模式,由注册审批股根据企业规模及风险等级智能匹配审查力量,随机抽取组长并按需配置组员,同步落实“保留1名专家”衔接制度,确保指导连续性。二是前移风险辅导关口。对新申请、变更及延续的肉制品、糕点等中高风险企业,做好精准分类指导服务,转“事后整改”为“事前预防”。聚焦肉制品原材料储存、解冻、共线生产、配料等环节,建立“全流程防控清单”,实施“一环节一标准”精准管控。分层定制培训体系,全力帮扶辖区内158家糕点加工企业破解防腐工艺升级难题,深入小微企业开课298家次讲解添加剂替代方案;通过组织企业在冷加工车间示范臭氧消毒标准流程、在投料区模拟添加剂双人复核等现场教学方式,对85家规上企业强化GB 2760-2024新标实操。 二、“过程严管”强监督,全程护航促发展 聚焦食品生产全流程关键环节,建立“动态追踪+帮扶指导”双线并进的监管机制,从抽检溯源到整改提升形成监管闭环。一是交叉检查靶向督导。由区局牵头组建“1+N”联合检查组,由1名区局业务骨干与N名基层监管所精英组成,对肉制品掺假、添加剂滥用等高风险问题企业开展跨辖区飞行检查,今年来共开展交叉检查10家次,发现问题线索60条,立案6起,有效打破属地监管壁垒;开展案卷评查工作,对2024年以来37件食品抽检不合格行政处罚案卷采取随机抽查、交叉评查的方式,逐卷评查、列明问题、量化打分,共发现41项问题,已通报评查结果并督促办案单位整改落实、举一反三,实现监管能力和责任落实双提升。二是问诊开方全程帮扶。建立“抽检-诊断-治愈”帮扶机制,对抽检不合格及投诉、舆情集中的糕点企业,组成专家小组进行“溯源诊疗”,帮助企业梳理如未验证馅料质量参数、洁净系统失控等病灶;定制“一企一策”整改方案“开方祛疴”,累计帮扶36家糕点类抽检不合格企业实现“销号清零”;组建专家团队指导企业开展舆情应对工作,第一时间启动舆情核查处置程序,开展现场检查、跨区协查取证,并委托第三方司法鉴定,鉴定结果显示异物非生产环节所致;通过依法调解和及时通报,既避免了舆情二次发酵,又为企业减少了订单损失。 三、“风险严控”抓末端,严肃处置树权威 坚持“预防为主、惩防结合”,通过精准识别风险隐患与强化执法震慑双管齐下,栓紧闭环监管的关键一步。一是精准绘制风险图谱。推行风险指标智慧监控,跟踪监测不合格率较高的糕点和肉制品等中高风险企业,聚焦微生物、防腐剂、肉源性成分等关键风险指标,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定期制定并实施风险指标监控计划,尤其加强对微生物、肉源性等指标的检验频次与控制力度,确保企业对自身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心中有数、有效管控。二是从严从快依法查处。对问题企业启动“停产-召回-整改”处置机制,对多批次不合格或连续两年同一项目不合格的企业,建立“复验”合格复产制度;强化行刑衔接力度,从严从重查处违法行为,严格落实“吊销许可证、从重罚款、处罚到人”,今年来移送公安机关7起涉刑案件,对4家企业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处罚没款25.5698万元,对2家问题企业实行停产停业整顿,形成有力震慑。 |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