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市民上银行网站,既不需要记住冗长的英文网址,也不用再担心误上假网站了。16日,记者获悉,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五大中资银行陆续开通中文.CN域名,市民可安全准确地上银行网站,预防“钓鱼网站”设置的陷阱。
据悉,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已保护注册和启用了近200个包含本银行名称、旗下各项金融服务和产品的中文.CN域名,用户只需输入“中国银行网上银行.CN”、“交通银行.CN”、“工商银行.CN”、“建设银行.CN”、“太平洋卡.CN”、“金穗卡.CN”或“金融e通道.CN”等包含五大中资银行的中文名称,或为大众所熟悉的五大银行金融服务和产品名称的中文域名,就可以方便并准确地登录各大银行官方网站。 有关专家表示,银行启用中文.CN域名符合了市民的语言和思维习惯,启用中文.CN域名方便了国内用户获取网银服务,在丰富自身的服务体系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提高服务黏性;新的地址可以预防“钓鱼网站”仿冒银行英文域名对用户设置陷阱,能维护市民的权益。 相关新闻 “中文.CN”域名全面普及 不懂英文也可轻松上网 福州新闻网讯 记者从微软中国获悉,目前在国内市场70%以上的主流电脑均已预装Vista操作系统。分析人士表示,鉴于Vista操作系统支持中文.CN域名的使用,同时支持中文.CN域名的IE7.0、Firefox2.0、Netscape8.0等主流网络浏览器版本正在迅速取得市场份额,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球超过90%的网民将都能够直接在浏览器地址栏使用“中文.CN”域名访问互联网,市民更可用自己熟悉的母语和文字直接上网。 业内专家表示,为了让不同语言、不同民族的全球网民都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自由登录互联网,国际互联网技术标准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多语种域名国际标准,并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导制定了一系列中文域名国际标准。它能使国内用户无障碍地实现中文母语上网。 (福州晚报记者 江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