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专家深度分析保险业“钱”途,认为投资收益仍是保险公司真正赢利来源 现在是保险最好的时代,全国保费收入正进入井喷,今年保费增长可望超过50%,寿险业甚至超过60%。但似乎保险也是最坏的时代,作为代表其价值的保险股今年以来溃不成军,投资收益的未来“钱”途迷茫。 那么,应该如何评价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保险公司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呢?《每日经济新闻》保险圆桌针对保险三巨头2007年和2008年一季度业绩的情况,邀请行业内资深专家进行了深度分析。专家认为,2008年下半年的投资环境会比较乐观,市场极有可能在第四季度逐渐回暖,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会有保障和提升。 太平洋证券保险研究员余京 股市的光明:最坏的时代将过去 太平洋证券保险研究员余京指出,2008年的前4个月应该是最黑暗的日子,不过预计到四季度会有一波行情,投资收益会有一部分保障,市场将会渐渐回暖。虽然现在股市不好,但是从各方的目光和政策上来看,调整印花税或者其他政策利好有可能扭转现在的局面,对下半年的股市应该持乐观的态度。 余京表示,从三大保险公司整体的环境来看,中国人寿一直对其主推的传统型寿险产品、投资连接类产品持谨慎态度,相对来说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小;中国平安的万能险和投连险是增速最快的两个险种,其推广的投连险投资战略在2007年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当前来看以投资回报率为卖点的保险产品并不具备竞争价值,保费增速会放缓;而中国太保的寿险业务中,个人寿险占比较低,公司正大力发展投连险和万能险。在三大保险公司中,中国人寿的增长模式具有更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东方证券理财分析师王小罡 未来希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昨天的例行发布会上保监会曾表示,保险公司开展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保监会已向国务院提出扩大试点的建议,以扩大试点范围、增加试点机构、调整投资比例。 据此,东方证券理财分析师王小罡认为从国外市场来看,权益投资的比例是保险行业一个大的趋势。近期来看中国平安和中国 人寿都在加大海外的投资力度,另外一点是应该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 王小罡表示,保险公司在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上有很好的优先权,2006年颁布的 《国十条》明确规定保险公司投资不动产,而基础设施项目是不动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外保险公司投资经验来看,基础设施的项目一般有三分之一来自保险公司。此外,保险业也极有可能加大债券投资或其他另类投资比例。 太平洋证券保险研究员余京 保险业价值:实现在于“投资” 余京表示,保险行业主要收入一方面是保费收入,另一方面是投资。投资是保险公司最根本的盈利来源,保费收入的增长对盈利的贡献最终也是通过投资来实现的,所以说保险公司最大的价值实现在“投资”上。从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去年年报的一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寿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当中,尚可释放的浮盈较多,约为500亿元,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分别为173亿和81亿,按照一季度34%的下跌幅度来看,这部分浮盈都缩水了三分之一,不过这些数据都恰恰说明投资收益是保险公司真正的赢利来源。 从我国现状来看,庞大的人口规模、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人们对投资兴趣加重,进一步说明保险公司是朝阳产业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短期股价的大幅下挫不足以动摇保险公司未来的投资收益。另外,现在是储蓄分流的时代,储蓄分流主要分流到保险和证券基金,保险资产在整个金融行业资产中上升的比例是最显著的,保障需求和储蓄理财需求都会在保险行业中获得。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