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营业牌照,是合并统一,还是“分而治之”? 美国大都会人寿(Metlife,以下简称美国大都会)在华的两家合资公司——中美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美大都会)和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以下简称联泰大都会)正在经历“中国式”蜕变生存。 虽然两家公司合并传言一直不断,但保监会最新公告显示,中美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中外股东——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与美国大都会将共同增资3亿元投资资金。如此一来,中美大都会与“同父异母”的联泰大都会是否会合而为一,又添加了不确定因素。 这是中国合资保险公司的一个缩影。在中国,“分而治之”的合资保险企业不在少数,而且命运各不相同。 合并还没答案 从今年3月份开始,市场曾传出中美大都会中方股东——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蒙生退意”,有意转让股份给联泰大都会的中方股东——上海联和投资公司,实现两家合资公司合并,合并后总部将设在上海。 不过这并没有得到首都机场公司的正面确认。相反,首都机场不仅没有出让股权,最新消息,它还将和美国大都会人寿分别增加投资1.5亿元人民币,使中美大都会的资本金从5亿元提升到8亿元。记者了解到,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最近派来一位副总经理专门负责合资公司的有关事宜。 2005年初,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全盘收购花旗集团旗下旅行者保险公司保险、养老保险及相关国际保险业务后,美国大都会开始了全球整合运动,但这一整合运动在中国却进展缓慢。 在中国,外资人寿保险公司进入本地经营需成立合资公司。接手花旗集团的保险业务后,美国大都会成为当时正在筹建的花旗人寿(联泰大都会人寿的前身)的外方股东。为此,美国大都会在中国获得了两张营业牌照:一张是2004年3月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合资成立的中美大都会,总部在北京;一张是2005年8月成立的联泰大都会,总部在上海。 而作为外资股东的美国大都会似乎也并不急于对中国两家合资公司做简单的合并“手术”。美国大都会人寿国际部副总裁Brent Bell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从美国大都会人寿国际部,还是从中方股东那里都没有关于两张牌照合并的任何定论。” Brent Bell的上司——美国大都会人寿国际部总裁William Toppeta最近也对记者表示:“合并是一个打算,但没有答案,总部也没有决定。” Brent Bell说:“这涉及到三家股东的利益。”Brent Bell更愿意把两家合资公司在中国的角色定位为“流着50%相同血液的姊妹公司或兄弟公司”。 错位发展占牌照先机 美国大都会不急于让这两家合资公司合并,对其加速布局中国市场来说是一个“如意算盘”。 按照规定,合资公司每年可在中国设立两家分公司。而在国内拥有两张经营牌照,美国大都会无疑可以最大化地扩张其市场份额,两家合资公司可以各自申请分公司名额。 目前,联泰大都会除了在上海网点外,刚刚进入浙江市场,成立了杭州分公司,市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一带;而它的“同父异母”兄弟——中美大都会扩张速度较快,已在北京、重庆、广州、沈阳设有分公司,与联泰大都会发展区域错开。随着中外股东增资到位,中美大都会人寿又于近期分别在深圳和大连开设了营销服务部。同时兼任中美大都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的Brent Bell表示:“中美大都会最近已做好一个三年计划,得到股东双方的认可。我们已去过一些经济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考察过,如山东济南、湖北武汉。” Brent Bell认为,两家合资公司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广阔的市场上不会产生冲突。“我们在运营上是相对独立的。两家公司根据当地市场的特点,独立运作并建立强劲的合作伙伴关系。” 所谓“建立强劲的合作伙伴关系”,是指一些项目上的合作。比如两家公司网页、办公用品和职场上用的都是“大都会人寿”品牌,统一的LOGO和蓝色标色;两家公司目前都与花旗银行有银行保险的合作,在花旗银行销售针对富裕人群的投资连结保险。但也有不同,如中美大都会的银行保险合作伙伴还包括招商银行(600036.SH)和中国银行(601988.SH),在这些银行网点销售意外险、疾病保险和保障型保险。 股权进退之考 中美大都会与联泰大都会的“同父异母”关系在中国并非特例。首创安泰人寿保险公司与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公司、中宏人寿和恒康天安保险公司、信诚人寿和中德安联保险也是这种关系。 荷兰金融保险巨头ING拥有两张寿险牌照——太平洋安泰人寿和首创安泰人寿,这两家合资公司并未传出合并的消息,目前在两家分公司网点设立上确定了“长江为界,南北分治”的定位。 另一个例子是,加拿大保险业翘楚宏利金融有限公司中宏人寿和恒康天安保险。据记者了解,宏利金融有意从恒康天安保险退出持有的50%股权,从而只经营中宏人寿一家合资保险公司,但因恒康天安的中资股东将部分股权转让给东京海上保险公司,使外资总体持股比例超过监管局规定,宏利金融无法顺利出手手中股权。 此外,中信集团持有信诚人寿50%股权,中信集团对信诚人寿的投资已达到9亿元人民币。而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信托投资公司又持有中德安联50%的股权。中信集团旗下这两家合资公司目前在经营上没有任何合作关系。 由此看来,国际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命运各不相同,从目前看,合并两家独立运营的合资公司还没有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