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保监会对大地财险“亮红牌”

来源:江苏商报 作者:王薇 王悦人气:715次 发布时间:2008-07-15 00:00:00    分享到:

记者日前获悉,由于偿付能力不足,保监会向大地财产保险公司(下称“大地财险”)下达了一纸“监管函”,暂停其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5个省、市的非车险业务。这也是继2005年太平洋人寿被保监会亮红灯后的又一次举措。

大地财险低价竞争遭处罚

  大地财险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曾因去年其母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获得中央汇金公司注资而获得转机,母公司随后启动了对大地财险公司的增资行动,但眼下由于价格分歧,大地财险的增资陷入僵局。偿付缺口未补之际,大地财险公司又出现低价竞争的市场行为,保监会无奈之下,只能拿出惩罚性措施来施加压力。

  业内人士分析说,由于保险业准许开业的门槛比较低,导致保险主体过多,有些公司为了生存,不计成本降低费率,结果是亏损经营。近年来,一些保险公司在个人业务上开出3到5折的折扣,更在承保大型项目上竞相降价,不计成本地恶性竞争,保险费率低到万分之几。保险行业发展迅速,而分支机构在地域上又极为分散,部分国有保险公司对其分支机构产品推广与保费投资控制力缺失,这使得保险公司售出了许多不盈利的产品,甚至出现公司业务规模越大,亏损相应扩大的情况。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做大规模,保险公司就要提高业务员的佣金和手续费,导致出现垃圾保单,业务人员私自隐瞒保单,先出险再投保等情况。这样靠提高佣金和手续费的方法来简单竞争的后果是肯定会亏损,而亏损无疑会影响到公司的偿付能力。显然,大地财险也因此受伤。

  增资3亿美元才能补漏洞

  “偿付能力不足一直是很多保险公司快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除了增资扩股,还可以通过加大分保力度、停止设立分支机构、控制业务规模和发展速度等办法来实现。可保险公司和股东都不愿意放弃发展速度和规模,增资扩股成了最有效的途径。”业内人士坦言。

  公开资料显示,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20日,当时的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人民币,总部设在上海。作为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唯一的直保财险公司,大地财险在4年间保费规模从2004年的15亿元到2007年突破100亿元,公司已设分公司34家、营业部1家,5个层级的总机构已超过1600家。大地财险大小股东共10家,除中再集团外,还有亚洲联合企业公司、香港亚洲保险公司、泰国盘古大众保险公司、印度尼西亚中亚保险公司、新鸿基地产保险公司5家外资公司和大唐国际发电公司、宁波市电力开发公司、深圳健康元(600380,股吧)药业集团公司和北京松联创新科技发展公司4家中资企业。不过这些股东中,除中再集团和宁波电力外,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在10%以下。2006年年末,中再集团持有大地财险股份从60%提高至近70%。2007年年初,大地保险自公司成立3年后首次增资,中再和宁波电力分别注资6亿元和1.2亿元,注册资本金扩充至17.2亿元。

  相关人士透露,大地财险预计要再增资3亿美元以弥补漏洞,然而大地财险内部人士称,停掉部分省市的非车险无疑会对工资造成巨大损害。这几乎是公司业务最好的5个省市,而非车险业务在大地财险业务中占到三成,监管部门的行动无疑给公司带来很大的压力,是有约束力的。而对于保监会来说,多管齐下,以敦促少数保险公司解决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已成为今年的监管重心之一。

    延伸阅读

  太平洋人寿也曾“吃红牌”

  2005年7月底,太平洋人寿因偿付能力缺口90亿元,接到了中国保监会的“红色”预警。保监会随即向太平洋人寿正式下达了偿付能力预警《通知》。《通知》要求太平洋人寿必须在当年10月31日前提交改善偿付能力的整改方案,同时要求其母公司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向太平洋人寿增加资本金。《通知》还规定,在达到偿付能力规定标准之前,太平洋人寿不得向股东分红、不得增设包括营销服务部在内的分支机构。中国保监会的这次红色预警,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相关的讨论也甚嚣尘上。

责任编辑:陈祺曌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