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保险法》修订草案中的“不动产”三个字,正在引发业内热议。不动产投资,对于保险公司是机会还是挑战,似乎还是未知数。
在日前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保险法》修订草案提交审议讨论时,“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内容备受注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在会上表示,保险资金对房地产的投资要有一定的比例限制,需有相应的措施控制风险。常委会委员吴晓灵则认为“投资不动产”的表述空间太窄,建议改成“不动产和股权投资”,除投资不动产外,还可以投资电网、电厂等,但要控制好投资结构和比例。 不过,一些与会委员也对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风险问题提出担忧,建议在“草案”里规定投资方向“以非投机性的不动产为主”,以控制投资风险。 一位保险投资人士日前撰文指出,保险监管机构应对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规定准入标准,以及设定相应的投资比例上限和商业地产项目的租金收益率下限。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保险公司早已按捺不住对不动产的心动,纷纷以自用或租赁的名义购置了写字楼,越来越多挂着保险公司LOGO的大厦,挺立在北京的金融街和CBD,以及上海浦东。 在中国人寿2008年上半年经营形势分析会上,其有关部门提议,未来一段时间里,伴随着全国特别是部分中心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继续调整,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投资机会。 在股市低迷的情况下,物业投资成为一项相对稳定的投资渠道。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写字楼租金收益率,扣除空置率因素后为5.19%~6.86%,高于一年期国债收益率2~3个百分点,对于保险机构具有一定吸引力。 不过,目前欧美保险公司对房地产直接投资的比例呈逐步下降趋势,更多地转向间接投资领域。第一太平戴维斯物业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投资部助理董事纪纲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国外保险公司投资房地产主要采取打包发行REITs等方式,作为一种理财投资的品种,而国内保险公司目前更多地采用自购自建等方式,对保险公司在项目选择、资源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业内人士指出,以间接形式投资房地产,可以充分借助合作方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与营运上的经验和优势,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有助于保险公司降低投资风险。 中国人寿首席投资执行官刘乐飞曾在2006年年报业绩发布会上透露,中国人寿对于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模式,更倾向于与房地产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去年,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与美国基金Aetos Capital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谋求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寻找商机。 业内人士建议:初期应禁止保险资金投资住宅 上世纪90年代,保险资金因盲目投资房地产留下的大批烂尾楼,提醒着当年因投资冲动带来的恶果。 有业内人士建议,基于目前国内住宅价格存在严重的泡沫,初期应禁止保险资金投资于住宅项目。第一太平戴维斯物业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投资部助理董事纪纲认为,保险公司投资房地产,应体现其长期、稳定、安全等资金要求,住宅和酒店受市场影响较大,风险比较大,而商铺项目比较复杂,纯写字楼的风险最低,更适合保险公司进行投资。 而对于购置了黄金地段写字楼的保险公司来说,物业投资并非安然坐收租金那么简单,物业市场亦非风平浪静。有关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除上海、厦门、杭州,其他城市写字楼的空置率在10%以上,北京、广州等城市写字楼的空置率更是高达20%左右,远高于5%的正常水平。仲量联行发布的《2008年二季度北京房地产市场报告》显示,受奥运影响,今年第二季度,北京写字楼租赁活动大幅走低。 凯德置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环渤海区域总经理毛大庆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认为,保险公司必须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分析和研究,以及与物业管理公司、租售商等相关机构的合作和沟通,才能及时应对市场变动,防范相应的风险。 毛大庆同时认为,保险公司进军不动产,还要储备一批熟悉房地产行业规律、具有房地产投资经验和房地产估价能力的专业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