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7年全年保费规模一举超过新华人寿之后,2008年泰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泰康人寿”)的剽悍表现丝毫没有减退的迹象。 尽管保监会尚未公布今年1月各公司原保费收入,但是局部数据已可管中窥豹——在重庆,挟投连险之威,泰康人寿已悄然坐上寿险榜眼的位置。 从全国的统计数据看,2007年泰康人寿超过新华人寿,坐上了全国寿险业老四的位置。 据泰康人寿提供的数据,仅其一款投连险从去年7月推出以来,保费收入已达75亿元,占银保渠道总保费收入的55%左右,总保费收入的20%。局部地区,这一比重更高,如泰康重庆分公司的投连险保费比重已超过七成。 解剖赢家理财 泰康人寿凭借的是“赢家理财”投连险。 实际上,记者对比多家公司投连险产品后发现,泰康这款产品在设置上并无过人之处。其设置的四大账户,分别为积极成长、基金精选、平衡配置和稳健收益账户。其中,积极成长账户资产配置主要是股票;基金精选主要配置开放式、封闭式基金;平衡配置则为股票、基金、债券的动态配置;稳健收益以债券市场投资收益为基础。投资者可免费在四个账户间转换5次。 尽管对理财赢家的凶猛程度已有所耳闻,但记者在该处于繁华地段的支行,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热销场面。对此,上述保险公司高管猜测,该投连险很可能主要针对有大额存款的优质客户,非主要由理财经理在大厅销售所成。泰康提供的数据显示,赢家理财的客户数为13万,人均保费5万余元。 投连险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投保人获取投资收益,赢家理财表现如何? 以积极成长账户为例,2008年1月2日其单位净值买入价为1.3247元,之后在1月14日达到一个高点1.3878元,最低点为2月26日的1.241元,其3月3日的卖出价格为1.2562元。假设一投资者在1月1日买入,3月3日卖出,亏损达5.6%。 若在同样时间段买入基金精选和平衡配置,亏损分别为6.4%和2.25%。 这主要由于沪指同期从5232点跌至4438点,跌幅达15.17%,深成指数从17856点跌至16187点,跌9.34%。可以看出,赢家理财走势略微强于同期大盘。 格局冲击 泰康人寿的资料显示,赢家理财丰富了其产品线,目前该产品销售额占泰康人寿总保费收入的比重达20%,已成为泰康人寿银行保险乃至整体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产品。 而投连险的凶猛也使寿险格局悄然变化。以重庆为例,2007年,泰康重庆分公司完成收入7.5亿元,较2006年的2.5亿元大增近200%。 投连险则是有此突破的最大功臣。2007年8月,泰康重庆分公司推出赢家理财,当月即取得8711万元的保费收入,在当期其保费总收入的1.28亿元中,占比高达68%。 此后一发不可收。 2007年9月至12月,泰康重庆分公司短短5个月的投连险保费达42721万元,占该分公司2007年总保费收入的44%。 凭借投连险,2007年泰康在重庆市场的份额为10.92%,超过太保寿险(10.43%),位居第四,前三甲分别为中国人寿(39%)、平安人寿(18.34%)和新华人寿(13.37%)。 全国的情况也差不多。 2006年,泰康以208亿元的保费规模排在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人寿之后,位居全国第五。而2007年,新华人寿的保费收入为326亿元,泰康录得保费342亿元,以微弱的优势超越新华人寿(326亿元),坐上了寿险老四的位置。 以重庆为例,1月的市场份额已急剧变化。中国人寿虽然仍是首位,但其份额已降至35.85%,泰康人寿则黑马本色不变,以21.15%的份额坐上次席,将平安人寿甩在第三,而新华人寿只有10%,不到其的一半。 2008年1月,泰康重庆分公司取得保费35343万元,投连险占25518万元,占比72%。泰康人寿银保事业部副总经理余文博说,如此高比重的还有上海、江苏、广东等发达地区,当地分公司投连险占保费收入的比重在60%左右,不过经济不发达的省份比重则低很多,如安徽仅1.8%。 但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担忧。 余文博说,泰康有多个措施防止当年平安所经历的投连风波。首先大的环境已经和当年不一样,泰康的投资一直也是很稳健的,此外,行情波动较大时,投资者通过激进类到稳健类的帐户转换,规避风险;而泰康还制定了投连的投资策略送发给投资者,让其随时了解情况;另外,泰康内部有严格的风险管控,会对风险比较高的机构进行惩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