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山东、河南、河北等9省市出现大旱,山东旱情尤其严重。大灾面前,农业保险是否能发挥出化解风险和经济补偿的功能?
小麦保险承保尚未开始 目前,山东已有60个县(市、区)展开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由人保财险山东省分公司、中华联合财险山东分公司、安华农险山东分公司和太平洋财险山东分公司作为承保单位。 经济导报记者从太平洋财险山东分公司了解到,农业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保险公司和农户都可以享受财政补贴。在保费补贴方面,山东省对小麦、玉米、棉花保险的保费,按照80%的比例给予补贴,其余20%由农户自担。补贴资金由中央、省、设区市、试点县(市、区)按比例分担。同时,省级财政将按照保险业务开展情况,对承保公司给予适当的经营管理费补贴。 去年底,山东省农业厅办公室印发了《2011年山东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显示:小麦保险的保险费为10元/亩,保险金额320元/亩,保险责任为火灾、雹灾、风灾、冻灾、涝灾、旱灾和重大流行性病虫害。小麦的保险期限为返青期到收获期(2010年小麦保险的保险期间为3月到6月),小麦保险的保险签约截止期为2月15日。 10日,导报记者从部分农业保险试点公司了解到,今年山东省小麦保险的承保工作还没有开始。 一家参与农业保险试点的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导报记者,如果旱情持续,小麦肯定会减产甚至部分地区会出现绝收现象。就目前的旱情来看,承保必然亏损。如果在小麦返青期以前能解决旱情问题,那么重大损失还可以避免。如果旱情持续得不到有效缓解,那么保险公司也会考虑是否给予承保。 农保去年全面下滑 1月底召开的2011年全省保险业情况通报会数据显示,2010年山东省(不含青岛)农业保险承保种植业3171万亩、家畜13万头,为765万农户提供了105亿元的风险保障,支付赔款2.2亿元,惠及农户超过69万户(次)。 而相比于2009年,2010年全省农业保险在保费收入、承保面积、风险保障、赔款支出等方面出现了全面大幅度下滑,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2009年全省(不含青岛)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3.84亿元,累计承保小麦、玉米、棉花和林木等种植业3466.17万亩,承保能繁母猪等牲畜176.19万头,累计为1030.86万户(次)农户提供了158.89亿元的保险保障金额,农业保险赔款支出3.4亿元,惠及农户超过94万户(次)。 山东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已走过5年的历程。2006年10月山东省正式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试点县级市为章丘、寿光、临清。对于自愿为小麦、玉米、蔬菜大棚和奶牛等购买保险的农民,政府给予40%-50%的保费补贴。 2007年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扩大到25个县、10个品种,财政补贴等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2007年山东保监局与省畜牧办联合下发《关于做好畜牧业政策性保险促进动物防疫工作的意见》,积极推动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工作。 2008年山东被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央财政补贴省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又新增35个县(市、区),使试点县总数达到60个。据悉,新增试点县(市、区)的试点险种为小麦、玉米、棉花保险。扶持政策规定,农户只需自担20%的保费,财政补贴资金由中央、省和市按比例分担。 农险亏损严重 导报记者获取的资料显示,从1982年人保财险山东省分公司开办农业保险到2004年的22年中,该公司农业保险业务的平均综合赔付率超过117%,农业保险业务亏损严重。 业内人士告诉导报记者,山东省属于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非常巨大。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导致农业保险的经济效益极低甚至是负效益。而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又使保险基金自身不能积累。同时,农户的分散性又造成展业不便,加大了保险成本。山东省农业保险的对象是收入较低的农户,尤其是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农民主要从事小规模的种植业,他们大多数缺乏承担投保所需高额保费的能力。 早在2010年“两会”期间,山东保监局局长任建国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就向“两会”提出《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机制的建议》。鉴于目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仍相对有限,任建国建议,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健全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和作用。 在这份建议中,任建国提出,应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由政府成立非盈利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商业化运作的经营模式,对重点农产品进行统保,以避免逆向选择。同时,加快推动农业保险的立法进程。建议尽快颁布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使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此外任建国建议,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的农业巨灾保险制度。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国家巨灾保险基金,构建商业再保险和国家再保险相结合的、多层级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