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测算,未来30年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输能力和客流量将保持稳定增长,入股京沪高速铁路投资项目,是保险资金拓宽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的一次新尝试,将为保险资金带来长期稳定收益。 业内普遍认为,基建投资项目通常所需资金量较大、项目营运周期长,与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的特点正相匹配,作为持有大额、长期资金的重要机构投资者,保险机构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有利于发挥保险资金的融通功能,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改善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分散投资风险。 保险业首单联合投资的股权投资计划,今获“通行证”。 6月20日,针对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平安资产”)此前提交的《关于成立京沪高速铁路股权投资计划的请示》及相关材料,中国保监会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对该项投资计划的审核意见。 这份已于6月12日起草完毕的审核意见称,由平安资产等4家资产管理公司联合发起的这一股权投资计划的相关申请材料,包括在这一股权投资计划中,发起人、委托人、参与认购人和受益人、托管人、独立监督人等各方市场主体的确立,基本符合《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 内部人士对记者称,保监会已经审核同意这一股权投资计划,这意味着针对京沪高铁这一投资标的的保险业首单联合投资的股权投资项目,可以根据这一计划和部署,从先期的酝酿阶段进入实质性的运作阶段。 去年12月27日,平安集团宣布,由中国平安牵头组建的保险团队将集体出资160亿元人民币,以股权投资计划方式投资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占总股份13.93%,成为该项目的第二大股东。 今年4月18日,京沪高铁这条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7省市66个县、11个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的“经济大动脉”全线开工。据悉,上海到北京的时间届时有望由现在10个小时缩短至5个小时,输送能力为单向每年8000万人次,将是目前京沪线年旅客运力的两倍以上。 作为保险企业首次联合投资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此次提交的“京沪高铁股权投资计划”中,已经明确由平安资产与太平洋资产、泰康资产、太平资产共同发起设立这一投资计划,4家资产管理公司共同作为发起人;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泰康人寿和太平人寿共同作为委托人,即受益人;中国再保险(集团)、中意人寿和中国人保财险作为参与认购人和受益人;该投资计划的托管人为中国建设银行;独立监督人为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平安旗下拥有近20年专业投资管理经验的平安资产出任资金受托管理人,这一受托人角色自然受到最大关注。 “作为投资计划的受托人,应当按照管理办法规定和投资契约约定,明确发起人、参与认购人、受益人的权益,并以平安资产的名义投资京沪高铁股权。”保监会在审核意见中强调,平安资产应认真履行受托人职责,要求托管人落实资产托管事项,确保投资计划资产安全完整;协调独立监督人等当事人履行职责,确保投资计划管理规范运作透明。 此外,保监会还提出审核意见,平安资产应会同其他发起人,合理选择委派人选,有效改善京沪高铁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参与决策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确保项目运营的知情权、表决权、管理权和收益权,切实维护投资计划的合法利益;要建立投资计划财产管理制度,健全风险隔离机制和加强流动性管理,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和资产保全措施等。 保监会要求,身为受托人的平安资产,应当按照有关监管规定,定期不定期报告投资计划运作情况和重大事件,准确披露投资计划管理信息,不得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据介绍,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150亿元,占总投资一半,除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出资647.07亿元、占56.267%、成为第一大股东外,平安资产牵头的保险资金达160亿元,成为第二大股东,另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出资100亿元,占8.696%,沿线7省市将以土地折价入股,占资本金21%左右。 根据国家发改委批文,京沪高铁资本金以外的资金可使用银行贷款,并研究发行部分企业债券。条件成熟时,可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等方式募集资金,以减少政府资本金比例。 “据测算,未来30年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输能力和客流量将保持稳定增长,入股京沪高速铁路投资项目,是保险资金拓宽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的一次新尝试,将为保险资金带来长期稳定收益。”中国平安常务副总经理孙建一称,建成后的京沪高速铁路将是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也是建造成本相对较低的高速铁路。 部分业内人士分析预测,京沪沿线7省市GDP占全国的40%,人口占全国的1/4,这条高速大动脉将在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之间架起一条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快速流动通道,“将两端的产业效应向沿线城市辐射,最终有望使沿线GDP增长率提高20%左右。” 业内普遍认为,基建投资项目通常所需资金量较大、项目营运周期长,与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的特点正相匹配,作为持有大额、长期资金的重要机构投资者,保险机构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有利于发挥保险资金的融通功能,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改善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分散投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