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保险公司分红险特殊红利能否吸引消费者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本报记者 聂国春人气:420次 发布时间:2008-07-07 00:00:00    分享到:


   

“在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满保单周年、按照条款规定应给予分红的有效保单都可以享受本次分配的16.6亿元特别红利”,太保寿险近日公布的一则“特别红利公告”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的确,当投连险、万能险的热度与股市一起降温时,受益较为稳定的分红险,重新占领了一片“相对安全”的阵地。并且,基于市场理财热情的觉醒,分红险稳中有升的红利派送,也为它再度受到市场追捧添加了筹码。为了增加产品吸引力,各大保险公司近期更是频发特殊红利。那么,特殊红利从何而来?分红险是否适合投资呢?
保险公司竞打“特殊红利”牌
    记者了解到,此次太保寿险共有15款产品在此次特别红利派送之列。其中包括了广受欢迎的太平盛世、小康之家系列的8款分红产品、团体直销渠道的利恒团体年金保险以及银保渠道的红利发、保得利两全保险等6款产品。
    新华保险此前也高调宣布,由于公司分红业务的投资收益较一般年度有大幅增长,除一年一度的“年度红利”分配以外,还将进行“特殊红利”分配。据悉,新华保险2007年度对客户累计分红达50亿元,比2006年度增长一倍,这也是该公司分红产品历年来的最高记录。新华保险此次“特殊分红”的对象为:2007年12月31日之前承保且在2008年8月8日仍然有效的保额分红保单,包括通过个人营销、银行代理和团体直销等渠道销售的保额分红保单。
    此外,平安人寿也于6月起派发特殊红利13.53亿元,而去年年底泰康人寿就采用现金分红方式送出了红利近8亿元。
红利从何而来?
    新华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2007年度资本市场、投资管理和业务经营的良好表现,新华保险分红险的投资收益较一般年度有大幅增长,于是决定在年度红利、终了红利后再次分配“特殊红利”。
    恒安标准人寿北京分公司寿险顾问刘启斌告诉记者,分红型保险红利主要来源于死差、费差和投资带来的利差。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保险公司会将分红险账户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给客户;但如果没有盈余,也就没有红利可分。因此,分红险的收益保本但不固定,投保人通过分红可以实现浮动收益。

    “是否有分红和有多少分红的关键,就是要看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业绩是否良好。”刘启斌说。
分红险的又一筹码?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去年保险业在资本市场的超额投资收益,使其有能力进行特殊分红。但频频派发特殊红利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分红险的销售明显遭遇“寒流”。“去年底,分红险面临着超过30%的退保压力以及投连险异军突起的双重挤压,而今年依然是萎靡不振。”平安人寿一位代理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今年前5月,上海分红险在投资型险种中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68%下降至46%,保费规模不升反降。
    不过,今年5月投连险和万能险均出现了10%以上的环比负增长,而分红险逆势飘红,保费收入环比小幅上涨了9.5%。因此,各家公司开始抓住重推分红险的良机,决定自掏腰包用特别红利为分红险再添筹码。
    但是,一些业内人士对此并不看好。他们认为,分红型保险仍是一款以保障和长期理财规划为主的产品,特别红利拼的是短期回报,它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相关。如果今年市场环境持续低迷,保险公司投资收益难以为继,明年就难再言特别红利了。
    一些消费者也认为,分红险的透明度不及万能险和投连险,分红险最应该做的是增加透明度而不是派发特别红利。
分红险更适合资产保值目标
    分红险是否适合投资呢?专家给出的意见是,分红险比较适合家庭较富裕、有稳定收入,且不太急于用此部分资金的人群,可以为未来资产保值或者给孩子储备未来的生活资金。此外,也适合要抚养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成员的家庭,如残疾智障儿。残疾儿或智障儿由于身体的因素,很难买到其他保障型的险种,且他们不适合拥有太多的现金,通过年年定额返还年金可以满足他们的一部分需求。普通家庭购买分红险不一定合算,如果因为购买了分红险而占据了过多保费,导致其他基本保障不足,那就得不偿失了。
    以某款走“红”的分红险为例。假设30岁女性购买一份该保险,年缴保费2万元,缴费5年,在保单生效后即可开始领取每年1277元的关爱年金,直至74周岁。到投保人75岁终止合同时,可以一次性领取祝寿金127700元;此外,根据保险公司近几年的分红情况,75岁时还可以一次性领取红利76864元,这样算起来,缴费10万元可以累计获得262029元和最高140470元的人身保障。
    但是,从10万元到26万多元,需花费45年时间,即使按缴满10万元保费开始计算,也有40年。如果将10万元存入银行,按照年利率4.14%计算,每年的利息在4000元左右,到40年下来,存银行的利息就可达到16万元。两者一比较,分红险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收益,且相对于储蓄,投资者还要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
    因此,单纯从投资角度看,分红险并不占优。“分红险并非纯粹的投资产品,人身保障和长期累计后的回报才是关键,分红险由于其年年分红及复利累积等特点,可以较为有效地抵御通胀的影响。”刘启斌认为,分红险的投资周期较长,长期持有才有望获得较高收益。
    刘启斌同时提醒消费者,由于分红险产品的每年分红水平并不固定,保险公司往往也不会给予许诺,如果投资者发现营销员在作产品介绍时,许诺了回报率,毫无疑问是存在故意误导。
●相关链接
分红险如何分红
    记者了解到,目前,保险公司分红险的红利分配方式有两种:英式分红和美式分红。新华人寿采取的是英式分红,又称“保额分红”,是以增加保单现有保额的形式分配红利,客户只有在发生保险赔付责任或满期以及退保时才能领取保额。这一分红方式的优势在于,等于是在不需要重新核保的情况下提升客户的保障水平,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而泰康人寿采取的是美式分红,又称“现金分红”,它可以包括累积生息、抵交保费、购买交清增额等。客户可以将红利留存在保险公司,按公司每年确定的红利累积利率以复利方式存储生息,也可以随时领取相关红利。
    一般来说,保额分红保险产品通常采用“年度红利”和“终了红利”双重红利设计。在一般投资市场环境下,年度红利保持相对平稳,客户可以合理预期;在客户的保险合同终止时,向客户分配终了红利,以丰补歉、平衡回报。而当投资市场环境变化较大、保险公司分红业务投资盈余大幅超出一般年度水平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可以向客户进行“特殊分红”,将分红业务实现的超额投资盈余及时回馈给客户。与年度红利相似,在实施特殊分红之后,客户的保额会相应增加。
    专家表示,不管是“英式分红”还是“美式分红”,能否给客户更多的利益,关键在于是否有更高的收益率。如果收益率和相关险种的保障责任都是相同的,两种红利分配方式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或者将派发红利用于抵交下一期应交保险费等。

作者:■本报记者 聂国春

责任编辑:余小静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