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增资扩股潮起 中外保险公司掀起增资潮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人气:114次 发布时间:2008-08-14 00:00:00    分享到:

出于自身发展与应对偿付能力监管等因素的考虑,中外保险公司正掀起新一轮增资扩股“运动”。

  近日,保监会批准了泰康养老保险的增资扩股计划,其资本金增至6亿元人民币。此前,外资险企丘博保险(中国)也获准将资本金由2亿元增至2.2亿元人民币。

  “自今年初开始,被准许增资的险企每月都以两三家的数量在增长,至今已有20多家中外险企获准增资。”保监会相关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外险企的增资扩股潮还将进一步加速。

  增资扩股潮起

  种种迹象显示,以中小险企为主力的中外保险公司已开始酝酿下一轮增资计划。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当前,增加注册资本金已成为众多保险公司提高偿付能力一条重要途径,近期向保监会申请增资的企业已明显增多。

  “我们必须赶在9月份之前,完成增资扩股,否则公司将面临更加严酷的现实。”某中资保险公司负责人坦陈,该公司正尝试通过各种途径力求确保增资成行,进而免遭“偿付能力不足”的处罚。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23家保险公司完成了增资,其中外资保险公司就有11家,增资总额约21.1亿元。而2007年全年也只有12家外资保险公司获准增资,可见外资险企的增资速度正在加快。

  而在此后的7月,又有安邦财产保险、天安保险等多家中外险企实现了增资。其中,长城保险新引入资本金接近10亿元,创下同期开业寿险公司单次增资最高纪录。

  股市拖累成重要动因

  “此次的10亿增资计划原定于2011年完成,我们提前了3年。” 长城保险某位人士透露,作为一家中小险企,受股市拖累,该公司偿付能力水平已略有下降,考虑到今后公司的长远发展,增资计划已势在必行。

  对此,保险分析师王小罡持有类似的看法:“目前国内多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10%~120%之间,随着股票市值下跌,它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如果从110%跌至100%底线,整个行业都会陷入困境。”

  根据将于9月1日实施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偿付能力未达到100%的公司,将面临限制向股东分红等惩治措施。

  同时,增设分支机构也是中外险企增资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

责任编辑:陈祺曌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