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2008年中国保险业十件大事盘点

来源:中金在线     人气:673次     发布时间:2008-12-20 00:00:00
编者言:

  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全球,A股迈着“熊”步上演一次又一次暴跌行情,最低跌至1664点。

  2008年,中国保险业在资本市场低迷与自然灾害的双重洗礼中一路走来,伤痕累累,屡败屡战,亦愈挫愈勇。

  2008年,中国老百姓空前关注保险,却又对之又爱又恨。

  2008年,中国保险公司为走向世界付出了昂贵的学费,而在华的保险公司们却对曾经响当当的“外资”名号唯恐避之不及。

  2008年,在业内外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保险制度不断健全与完善,巨灾险、存款保险呼之欲出,金融混业拉开序幕。

  ......

  回顾是为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太多事,一一列举,不甚繁琐。特精选十事,借岁末之机,与网友共享。

  第1页: TOP1:保监会深耕偿付能力监管 中外保险公司掀起增资潮第2页: TOP2:认输富通劫 平安计提157亿减值损失第3页: TOP3:保险资金迎来股权投资全面开闸第4页: TOP4:保险法大“修” 为“金融混业”留出空间第5页: TOP5:AIG破产危机连累友邦保险 30余中外机构争购友邦股权第6页: TOP6:平安保险1500亿再融资计划 A股暴跌第7页: TOP7:保险保障基金挂牌成立 转让新华人寿股权合法化第8页: TOP8:股市持续下跌 投连险巨亏万能险“无能”第9页: TOP9:南方罕见特大雪灾、汶川大地震“忙坏”保险商第10页: TOP10:惨淡行情成“拦路虎” 太保H股IPO无奈搁浅

  TOP1:保监会深耕偿付能力监管 中外保险公司掀起增资潮

  影响指数:★★★★★

  关键词:偿付能力 监管 增资

  事件回顾:

  受资本市场低迷影响,保险业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在2008年上半年恶化,截至6月底,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达到12家。由于偿付能力不足,保监会曾向大地财产保险公司下达了一纸“监管函”,暂停其上海、江苏、浙江、江西5个省、市的非车险业务。9月1日起,《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开始实施,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水平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加剧,使得各保险公司认识到了增加注册资本的重要性,为了维持业务发展,各保险公司纷纷增资。

  今年上半年,有23家保险公司完成了增资,其中外资保险公司就有11家,增资总额约21.1亿元。7月,又有安邦财产保险、天安保险等多家中外险企实现了增资。12月份前后的近一个月内有11家保险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增加最多的平安人寿由38亿元增加到238亿元。

  小编点评:

  打蛇要打七寸——保险业监管层深谙这个门道。在中国保监会看来,保险公司的“七寸”之处即为偿付能力,抓住了这个“纲”,那么整张监管天网就会徐徐展开,疏而不漏。而保险公司只有具备足够的赔偿和给付能力,才能有效地保护被保险人利益。

    TOP2:认输富通劫 平安计提157亿减值损失

  影响指数:★★★★★

  关键词:平安 富通 计提减值损失

  事件回顾:

  从开始投资富通集团(Fortis Group)到为投资损失作减值准备,中国平安经历了10个月的时间。这10个月,平安交出一笔昂贵的学费:157亿元。10月6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这157亿元的浮亏将转入公司利润表,并且将在三季报中对富通集团的股票投资计提拨备。平安对自己的投资决策作出了“检讨”,但市场似乎没有理解平安。消息公布后,平安股价连续走低,10月9日下探27.40元的新低。不过,中国平安的“富通噩梦”仍未结束。10月15日,平安持股4.99%的富通集团复牌后暴跌约78%,创上市18年来纪录新低的1.205欧元,平安集团238亿元的投资只剩下约16.44亿元的市值,浮亏额扩大到221.94亿元。2007年初上任的平安保险首席投资官皮尔斯则悄然离职。

  小编点评:

  以为退潮时能捡到贝壳,殊不知多是扎脚的玻璃。中国平安投资富通集团从开始决策到具体行动,只用了区区数月,便火速在二级市场拿下富通,并几次追加股份力保最大单一股东席位,激进的心态不言而喻。不过其投资的出发点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投资时间过于仓促,在投资时机上把握不当。所以,我国金融机构不能因此放缓走出去的步伐,只要企业练好内功,怀抱着激情和理性扬帆“出海”,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的当下,也未尝不是一次名利双收的良机。

    TOP3:保险资金迎来股权投资全面开闸

  影响指数:★★★★★

  关键词:股权投资 投资基建

  事件回顾:

  11月7日,中国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袁力表示,国务院已批准保险公司投资非上市企业股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和非上市企业股权两大部分,有关试点规则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以非上市企业股权投资为主体的股权投资领域,此次向保险资金全面开闸。

  11月17日保监会表态说,要稳妥推进保险公司投资国有大型龙头企业股权,特别是关系国家战略的能源、资源等产业。并将在险资购买国债、公司债、企业债;直接或间接投入资本市场;以债权方式进行交通、通讯及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等三个方面给予支持。

  在6月20日,保监会正式批准了“京沪高铁股权投资计划”。根据该计划,由平安资产、太平洋资产、泰康资产和太平资产共同发起设立的险企组合将募集资金160亿元人民币,投资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占整个京沪高铁2200亿资金的13.93%,是仅次于铁道部的第二大股东。对于险企们来说,拥有长期稳定投资回报的京沪高铁似乎是一条投资的“黄金线路”。

  小编点评:

  基于当前的降息预期和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获准投资非上市企业股权,意味着保险资金进一步拓宽其可供投资的渠道,为保险企业多元化配置资产和分散风险起到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由此进一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TOP4:保险法大“修” 为“金融混业”留出空间

  影响指数:★★★★★

  关键词:《保险法》修订 金融混业 银行参股保险公司

  事件回顾:

  9月11日,保监会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修订草案)》(下称修订草案),在完善保险公司组织形式、扩大保险公司经营范围、加强偿付能力和条款费率监管、完善对保险中介的管理、完善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取消“境内优先分保”规定、明示高管任职资格条件、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加强保险行业自律管理、强化保险监管手段和措施以及打击保险违法行为等方面作了修订。此次修订草案的一大看点是,拟扩大保险公司经营范围,为“金融混业”留出发展空间。

  今年1月16日,中国银监会与中国保监会正式签署了《中国银监会与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下称《备忘录》)。

  6月份,银监会拟订了首批四家试点参股保险公司的银行名单,并将相关文件送达了保监会,合并意见后上报待批。被列入首批试点名单的四家银行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北京银行。

  小编点评:

  金融综合经营已成为全球一体化的一个发展趋势,你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否则将会游离于主体发展。银行获准参股保险公司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意味着保险公司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也将是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进程中的又一次突破。但中国保险业综合经营之路如何走,需要谨慎、再谨慎。

    TOP5:AIG破产危机连累友邦保险 30余中外机构争购友邦股权

  影响指数:★★★★☆

  关键词:AIG 友邦 退保 出售股权

  事件回顾:

  美国政府9月16日同意为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总额850亿美元紧急贷款,使这家濒临倒闭的世界最大保险机构捞到一根救命稻草。AIG的破产危机使不少公众出现恐慌,新加坡、香港等东南亚地区友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退保潮,但中国内地并未有退保潮出现。AIG此后宣布启动大规模资产剥离计划,表明将保留美国友邦保险多数股权,并同时寻求战略投资者购买少数股权。引入一家或多家少数投资者,将确保AIA有能力在未来成长至发挥其最大潜力。随着此消息的释放,全球各路资本纷至沓来。中国人寿、"股神"巴菲特以及AIG前CEO格林伯格都希望洽购AIG出售的资产。

  小编点评: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保险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风险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并超越了国界。“外资身份”给某些保险公司带来的附加风险只是一个例子,如何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以应对越来越国际化的风险,才是摆在中国保险业面前的真正课题。

责任编辑: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