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食安厦门公众号消息,10月19日,福建省厦门市食安办组织市场监管部门、市民代表等,在海沧区开展“月月十九查酒”行动,海沧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突击检查了厦门进口酒品鉴中心酒划算总部大楼内的几家酒类经销企业,部分企业被发现多款进口酒无中文标签、索证索票的台账不完善等问题。 福建厦门是全国第二大进口酒口岸,今年上半年进口酒总量位居全国第二,到海沧自贸区买酒也成了厦门不少市民的习惯。按照相关要求,所有的进口酒,外包装上都要加贴中文标签,标明酒的品名、原产国、净含量、酒精度等内容。 在嘉福源酒库商铺,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该酒库葡萄酒标签符合规范,没有发现未张贴中文标签的进口酒。执法人员针对酒类销售行业协会代表随机选取的葡萄酒的索证索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嘉福源酒库索证索票的台账还不够完善。虽然能提供葡萄酒的报关单据和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材料,但该资料都只有手机电子档。执法人员要求,商家需在店内留存索证索票资料的电子档或加盖公章的纸质复印件,以备执法部门的检查。 编辑搜图 在酒划算全国连锁总部店,经过检查,执法人员发现该商家的进口酒标签都贴有中文标签,在货架上都摆放了该酒的报关单和入境后检验检疫证明文件,消费者可自行进行查看。 在圣康蒂酒业商铺(经营主体为圣康蒂酒业(厦门)有限公司),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该商家货架上近一半用于展示的进口红酒、洋酒都没有张贴中文标签,且商家无法提供报关单入境后检验检疫证明等相关索证索票资料。圣康蒂酒业辩称,这些没有张贴中文标签的进口酒是他们从国外带回来的样品,但执法人员发现有多款酒都有价格标签,有的标价六百多,有的标价上千元。 海沧区海沧市场监管所柳尚云表示,在经营场所中,货架上不能摆放样品。且检查中发现的“样品”都张贴了价格标签,商家“样品”说法不足采信。进口酒没有张贴中文标签是违法的,消费者无法辨别该酒是否是合法进口的。针对圣康蒂酒业(厦门)有限公司存在的问题,海沧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将进一步进行取证调查。 对此,同行参与此次“月月十九查酒”行动的厦门市酒类销售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薛德志呼吁,广大酒类从业人员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进货台账、报关单等材料都要进行管理,以备执法人员检查。同时建议消费者,购买进口酒的时候,尽量到正规的超市、连锁店进行购买,不要轻信小店的推荐。必要的话,可以向商家索要相关资质进行查看,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