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福州市进口冷链食品疫情管控工作,福州市于12月3日正式启用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对从福州各港码头提柜离港并在福州存储、销售、加工的进口冷链食品集中进行外包装消杀还有每批次抽样核酸检测,并实现产品全过程可追溯。 “速度+科学” 12天建成集中仓 11月20日上午福州市启动设立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工作,要求集中监管仓要在在20天内建成,一场“建仓战役”随即打响。 11月30日福州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福州进口冷链食品疫情管控工作的通告》,确定从12月3日起集中监管仓开仓运行。 12月3日福州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正式启用。 在较短时间内 各部门协同推进 集中监管仓软硬件迅速到位 比预定时间提前7天投入运行 集中监管仓的建成 不仅保证了速度 还实现了科学合理的布局 集中监管仓由作业区、办公区、生活区、停车场四个部分组成。作业区占地约7000㎡,采用人、物进出分流布局,设有封闭式装卸月台、负压人员通道、自动传输消杀设备;办公区使用面积约1500㎡,配有监管仓管理系统和实时视频汇聚监控系统,可进行预约、管理仓大数据分析、进口冻品查询公示,包含现场大屏展示设备和网络端口,在现场、电脑和手机端都可监控;生活区为作业区人员住宿使用,占地约5000㎡,包含宿舍、食堂、娱乐、健身场所和设备,可容纳210人使用;停车场(在建中)为货柜车排队停放使用,占地约5000㎡,最高可停靠40部货柜车,并提供插电制冷服务。 专班驻场 24小时智慧监管 为保障集中监管仓的日常运营工作,福州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场监管局、卫健委、疾控中心、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组成的驻仓工作专班组,派驻专职人员入驻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专仓对申报入场的进口冷链食品进行全过程监管。专班班长由福州市市场监管局药品总监周韶辉担任,专班下设综合协调、运营监管、系统建设、检测消杀、交通运输、后勤与园区疫情防控六个组。 集中监管仓专班班长介绍 我们的专班人员通过办公区的监管仓管理系统和实时视频汇聚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仓区的24小时不间断地实时智慧监管,借助监管仓管理系统进行整体的协调操作,这里就相当于整个集中仓的大脑系统,负责指挥和协调。 目前集中监管仓已制定进口冷链食品24小时提前报备预约、食品封闭运输、核酸检测、预防性消毒、食品存储、涉疫食品处置、人员防护等管理规程,构建了从“入口”到“出口”的完备监管体系。 进入仓区的货物需要先进行网上预约,并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数量和批次进行核对和数据录入,方可进入指定卸货月台,卸货之前,要对每批次的货物进行四个部位的采样,采样完之后,所有的货物都要进行消杀,消杀完毕便送入指定的仓库进行短暂存储,等待核酸检测结果,如果没有问题便出具检验合格证明,再由专门的工人进行装卸出仓,数据录入。如此一系列的流程做完,才可以进入到市场。 优化流程 缩短检测时间 工作人员指挥现场,调度车辆 为保证进口冷链食品快速安全的进入市场,专班工作组狠抓流程优化,通过增配自动消杀传输设备,合理调度车辆和人员安排,缩短入库、检测和消杀时间。 同时,狠抓横向联系,一方面积极联系海关数据对接和退运事宜,提升通关速度,减轻企业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主动和周边较大进口冷链食品的货主、货代企业沟通,提前掌握货柜信息,科学安排转运流程。 目前,集中监管仓已经设立了通过P2认证的实验室方舱,并配备7台进口PCR设备、自动化核酸提取仪以及国内首创的标本转运车,日检量可达5300份样本;装卸月台最高可设置6条自动传输消杀通道,此外根据实际需要,利用冻库和电梯位,装卸月台还可进一步增容;作业区预约服务台24小时开通咨询和预约电话,可进行预约、核单、出单、车辆调度;预约平台在“e福州”APP开设登录页面,检测数据对接省“一品一码”食品追溯系统,并可对各县(市)区开放端口。 除了源头监管之外,福州市市场监管部门还迅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对储存、销售、加工进口冷链食品单位的专项检查和常态化管理,从而形成集中监管的闭环管理。 通过对进口冷链食品经营者 加大监管力度 确保实现进入福州市的 进口冷链食品 “应进尽进、应检尽检” 全方位保障榕城百姓 “舌尖上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