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福建新消费 2020年度,食品类投诉共4513件,占总投诉量的15.90%、占商品类投诉的26.06%,与2019年同期相比,投诉量上升了113.18%,增幅明显,居商品类投诉第二位。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责任,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多方关注的焦点,其中冷冻食品是疫情风险隐患的重中之重,不管是生产经营者、消费者还是监管方均要充分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2020年8月20日,福建南平武夷山市消费者张女士通过微信向微商李女士购买了两包鸭舌,合计190元。一家三口食用后,出现呕吐、发烧、拉肚子、全身无力等症状,张女士与家人到医院就诊,事后向商家主张赔偿,遭到拒绝,于是向武夷山市消委会求助。接到投诉后,武夷山市消委会工作人员与崇安市场监管所、安全协调股、食安办工作人员组织双方进行现场调解,调解过程中,商家表示其他人也购买了同批次鸭舌,并没有出现不良反应,造成张女士与其家人的身体不适并非是食用鸭脖所致。而消费者张女士则认为该产品有经过二次真空包装,致使食品被污染。由于双方当事人就赔偿金额与过错责任问题僵持不下,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销售者应当采取措施保证销售产品的质量。张女士与其家人因为食用了李女士销售的鸭舌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所以李女士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经过调解人员多次耐心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经营者李女士向消费者张女士与其家人承担部分医疗费计1500元。2021年春节将至,又到了和亲朋好友欢聚吃喝的时候,福建省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疫情之下,食品消费更需谨慎。假期到了,大家免不了和亲朋小聚。如果外出就餐,建议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馆。尽量避开高峰,分时用餐,避免人群扎堆排队。自觉使用公勺公筷,少吃或不吃冷食、生食。购买食品时,要留心观察食品外包装上的标识,查看食品的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号等标识是否清楚、齐全,外包装是否整洁,有无破损,是否在保质期限内。不购买、不食用野生动物和来源不明的畜禽肉及其制品。购买食用进口冷链食品须谨慎,尤其是网购进口冷链食品,应密切关注进口冷链食品的检验检疫信息。主动查验入关证明、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等,做好外包装消毒和自我防护。烹调食用冷冻冰鲜食品时,应烧熟煮透,不生吃、半生吃,不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冷冻冰鲜食品应放置冰箱冷冻室保存,且不宜长时间存放,生熟食要分开存放;蔬菜、瓜果要用流动的清水清洗干净;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健康中国,离不开健康的饮食。
食品安全 人人有责
不传谣 不信谣
来源/福建省消委会 编辑/青莲
|